在當前車市注重顏值的時代,設計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一款新車而言,設計是否出色甚至決定了這款車的成敗。同樣,隨著年輕人對于科技配置需求的提升,車載中控大屏也逐漸成為潮流,超過10英寸的中控屏已成常態。而如果一款新車中控屏尺寸設計過小,則極有可能會遭到眾人的吐槽。
但反問一下眾車主,除了導航之外,你又有多少次用中控大屏搜索程序?想必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很少,幾乎沒有。取消實體按鍵,換上大塊液晶屏,的確提升了車輛科技感,同時實體按鍵的取消還減少了開模成本,這使得中控大屏深受車企及消費者的喜愛。
但當你買車之后就會發現中控觸控大屏其實沒有多大用處。除了中控觸控大屏使用頻率低之外,更重要的是中控觸控大液晶屏觸屏功能使用起來安全性差。開啟一項功能,比如空調或者座椅加熱,如果使用觸屏,則需要分神盯著屏幕才能完成操作,很可能因為分神而造成交通事故。
據英國道路安全推廣組織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行車時對車內中控大屏功能進行操作時,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平均反應時間會加長,甚至比打電話、發微信、酒駕的反應時間還要長。數據顯示,輕微酒駕需要額外12%的反應時間,免提電話是27%、發微信是35%,而使用車內置系統則達到53-57%,比酒駕多出三倍,比發微信多出1.5倍。這時候,你還認為使用中控大液晶屏安全嗎?
當特斯拉率先取消實體按鍵、換上大液晶屏后,很多車企開始“跟風”,大屏幕逐漸成為了汽車行業中的一種潮流。集眾多功能于一體的大液晶屏,號稱可以給駕駛者帶來更多的操控體驗,事實上面對如此多的功能,消費者卻幾乎是零利用。
不實用、安全性差,成為了液晶大屏存在的最大問題。一些車企開始清晰的意識到這一問題,于是不再“跟風”,開始回歸傳統實體按鍵。
馬自達作為首個提出取消大尺寸觸控屏的車企,于去年7月份就提出了未來馬自達新車上放棄搭載中控大屏,只搭載一塊遠離操作區域的小屏,用來顯示一些必要信息,大多數的操作,還需要通過物理按鍵來實現。而且當前在國內上市的全新一代馬自達3,也已放棄中控大屏。
此外,近日本田也正式對外宣布,全新一代飛度海外版將回歸傳統的物理按鍵,取消空調觸控面板等功能設計。而國內2020款本田飛度也將沿用海外設計,取消觸控空調按鍵。據本田飛度項目負責人表示,此舉主要是為了盡可能避免車輛行駛期間車載功能干擾到駕駛員。
寫在最后
對于車載觸控大液晶屏是否有必要配備,在很多人看來,雖然幾乎是零利用,但看起來卻很美觀大氣,科技感十足。但對于實用派的消費者而言,從安全性角度來考慮,還是換裝實體按鍵比較合乎理性。除了觸屏操作容易分散注意力之外,屏幕反光也對行駛安全也產生了很不利的影響,而你覺得中控大屏真的有必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