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爆發,對零部件行業來說,短期內確實是一種危機。考驗的是企業提升感知危機、協調組織敏捷響應的能力。” 德賽西威 總經理高大鵬對記者說。
制造型的汽車電子行業屬于勞動、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疫情期間影響最大的有員工健康安全、資金鏈、技術方方面面的考驗。
高大鵬指出,汽車電子行業是高投入的行業,此次疫情將給各企業的現金流帶來很大的考驗,因此,對相關企業來說需要降本增效,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益。同時,汽車電子也是高技術含量的行業,同時需要整個行業的上下游進行分工協作,在疫情前期在了解上下游供需情況的時候難度仍比較大,這次疫情讓大家意識到整個供應鏈信息化水平還需要加快提升。
“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供應鏈保障是最值得關注的,汽車產業供應鏈很長,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牽一發而動全身。”高大鵬指出,由于許多地區延期復工,將造成部分汽車企業生產受阻,再加上全國范圍內的人員限制流動和隔離、車流受阻、物流不暢等因素,對于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如何恢復生產、恢復銷量計劃及生產排期都是一大挑戰。由于全球汽車市場的下行,特別是中國、美國和歐洲市場需求的萎縮,全球汽車產量可能已經“見頂”,并將轉而向下。在總體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汽車行業以及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洗牌現象是必然的,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將使本身就艱難過冬的汽車產業鏈企業“雪上加霜”。
在高大鵬看來,在此難關面前,零部件企業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改善,首先要認真查找自身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對管理、資金、經營等方面的短板要想方設法,多措并舉努力解決;要強化技術創新,在優化適銷對路的傳統產品的同時,要努力在汽車“新四化”方面有一技之長,不能總跟在別人后面跑,要靠創新努力向上;要切實提高產品質量,應對疫情結束后汽車市場階段性的復蘇,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要不斷提升信息化能力,包括內部辦公信息化確保異地協同,以及產業鏈條上下游的信息化,確保與整個供應鏈條相關企業信息同步;要不斷提升制造業的自動化能力,才能讓企業在人員短缺的情況下能夠更快速的應對。
春節假期期間,高大鵬在公司部署和落實疫情防控工作。
“這次疫情對德賽西威來講,最大的挑戰還是抗擊疫情本身,保障全體員工的健康安全。”高大鵬介紹,面對突如而來的疫情,德賽西威迅速組織了一系列行動,首先是公司安委會成立了應急小組,除了防疫組織之外,對整個供應鏈的上下游做排查和積極聯動,持續關注疫情變化,盡最大努力保證訂單交付。
據介紹,為了能夠快速、有效地應對不可預知的突發狀況,德賽西威從人員排查、物資資源準備到出現突發情況的應急預案均已制定相關行動對策和管理辦法,以保證當疫情突發時對大家的安全保護。并將所有的對策和管理辦法流程化、制度化,不斷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同時,德賽西威還對全體員工完成摸底調查,掌握了員工的出行去向、身體狀況以及遇到的困難,并已制定詳細的應對措施進行分級管理,分別對不同情況的人員進行復工、自我隔離觀察和醫學處理等安排。
公司儲備了一定數量的口罩和消毒物資,也在努力從全球范圍搜集更多的物資,以保證公司擁有足夠的資源來應對持續時間還不確定的疫情。在辦公管理方面,德賽西威采用公司現場辦公+家庭辦公的方式,部分同事可以在個人健康條件達到標準的情況下回到公司辦公,自我隔離的同事可以采取家庭工作方式遠程辦公。另外,對于就餐安排、宿舍管理、交通車輛、公共區域消毒等方面,也統一采取網格化管理并發布相應管理規范。
“從目前情況來看,2月、3月甚至4月主要受疫情的影響,整車銷量肯定是不會太理想的。但疫情可能會讓消費者對地鐵、公交、甚至網約車等公共交通有恐懼心理,可能對私家車的需求會起到一定的刺激,預計5、6月會逐步回升”高大鵬表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場危機對于具備持續發展、抗風險能力強的公司來說也是一次機會,為抵御這類型危機接種了疫苗。
高大鵬表示,疫情肆虐之下,德賽西威同樣關注著全國疫情的發展,并在第一時間迅速做出響應,德賽西威通過惠州市慈善總會向武漢市慈善總會認捐80萬,定向用于武漢疫情防控項目,希望能為抗擊疫情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