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重慶市政府召集地方金融辦及相關銀行機構債權人等,幫助力帆汽車組織成立了債委會,要求各銀行“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
對此,力帆方面回應稱,確實已經成立了債委會,公司正在積極化解債務危機,對于非銀方面的債務公司也在積極兌付當中。
日前,部分媒體在報道中提及力帆汽車將于年底進入破產程序。力帆股份(601777)發布公告稱此消息不實,并表示目前公司負債較高,資金流動性壓力較大,公司正在采取多種應對措施降低風險。
彼時,一位接近力帆股份的人士告訴我們,目前力帆依靠自身可能無法支撐,或將在年底由政府牽頭進行重組,但更詳細的信息還不便透露。
如今,重組的信息似乎沒有任何風聲,但“債委會”的成立,似乎讓力帆汽車迎來了一絲轉機。
負債近200億元
10月14日,力帆股份披露9月產銷快報,公告顯示9月,力帆汽車生產傳統乘用車605輛,新能源汽車377輛;銷售傳統汽車399輛,新能源汽車360輛,9月總銷量不足千輛,僅為759輛。
銷量慘淡的同時,力帆還面臨著嚴重的負債壓力。
根據力帆股份披露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力帆股份營業收入51.78億元,同比減少13.39%,歸母凈利潤虧損9.47億元,同比減少859.98%。其中力帆流動負債達到192.83億元,流動資產僅121億元,負債率達到75.2%。
7月26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近12個月未披露的累計發生涉及訴訟(仲裁)案件金額已經達到14.23億元。
負債累累之下,力帆汽車也深陷股份凍結、多數股權質押的局面。
據力帆股份6月1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持有的本公司無限售流通股6.04億股股份被凍結,凍結股份占重慶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的97.28%,凍結期限3年,其中已質押股份數5.93億股,未質押股份數1050.18萬股。
今年10月15日,力帆汽車進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被執行人名單,執行法院為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涉及的執行文書4份,單筆最大金額為1.155億元。
多途徑化解危機
一系列的危機,讓力帆汽車陷入困局。
面對重重壓力,力帆開啟了“賣地、賣資質”的資源整合。
2018年10月,力帆將15萬輛乘用車項目的生產基地轉讓給重慶兩江新區土地儲備整治中心,獲得33.15億元資金;同年12月,重慶力帆的乘用車生產資質以6.5億元的價格出售給車和家。
不過,從今年以來力帆汽車遭遇的融資違約、股票被凍結、評級被下調等時間來看,顯然,此前的資產變賣無異于“飲鴆止渴”。
一位接近力帆股份的人士告訴我們,目前力帆依靠自身可能無法支撐,或將在年底由政府牽頭進行重組。
由此可見,除了通過自身渠道改善危機,目前力帆汽車脫離困境的最大希望在于重慶市政府。
近日,重慶市政府召集地方金融辦及相關銀行機構債權人等,幫助力帆汽車組織成立了債委會,要求各銀行“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此舉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力帆化解眼下的難題,但對于制造型企業而言,長期發展的根基仍然在于自身的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