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多項汽車消費刺激政策下發后,我國汽車銷量依然跌跌不休,行業主管協會進一步建議推出新刺激政策促進行業發展。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向財政部辦公廳發出《關于調整二手車交易增值稅政策的建議函》(以下簡稱“建議函”),建議盡快調整二手車交易增值稅政策,將現有的全額征收改為差額征收增值稅,或先行給予二手車經銷企業3年期的免稅政策。
2018年,我國汽車市場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且今年1-5月份連續5個月同比下滑。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認為,調整二手車交易增值稅政策可以加速二手車流通,并帶動新車銷售。事實上,為了應對汽車消費低迷,今年我國接連推出了多項刺激政策,包括推動汽車下鄉、皮卡進城,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下調等,但目前來看效果尚不明顯。
針對二手車市場,今年已有相關刺激政策推出。今年1月份,發改委同工信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出進一步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嚴防限遷政策出現回潮,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二手車,落實適用銷售舊貨的增值稅政策,依照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
盡管征收率已下調至2%,但建議函指出,目前對二手車交易仍然按照2002年相關政策以舊貨處置的方式,政策存在滯后于市場經濟發展、稅負不合理、稅負不公等問題。數據顯示,我國二手車交易規模從2002年的71.3萬輛發展至2018年的1382萬輛。中國流通協會認為,二手車已經作為商品在進行交易,與少量的、不再具有流通價值的舊貨有著本質的區別。
針對調整二手車交易增值稅政策,建議函具體提出了兩個方案。方案一為將現有的全額征收改為差額征收增值稅,實行一般計稅、差額扣除的防范計算繳納增值稅,對二手車經銷企業收購二手車的收購價格在銷售額中進行差額扣除,以扣除后的余額為銷售額。方案二建議先行給予二手車經銷企業在2023年前減免增值稅政策,扶持二手車經銷企業盡快發展,并帶動新車銷售。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認為,由于稅收政策問題的制約,長期以來二手車經銷業務無法規?;l展,二手車經營主體“小、散、亂”問題得不到解決,以個人之間和經紀公司中介服務交易為主的模式占全部交易量90%以上;以廠家品牌認證二手車為代表的經銷企業市場份額不足10%。而在美國等汽車成熟國家,二手車經銷業務占比達到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