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車更聰明?吃的蘑菇真沒辦法讓你的車更聰明,但蘑菇車聯可以。
提到為何起了這個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名兒,蘑菇車聯創始人兼CEO朱磊說,“主要是因為蘑菇有個大的傘蓋,非常像我們的云計算系統,而每一條菌絲就相當于整個云與每個終端的連接。”
5月21日,車聯網科技企業蘑菇車聯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以“蘑菇,讓車更聰明”為主題的戰略發布會,推出了“AI云+OS+智能終端+傳感器”車聯網一體化解決方案,并提供云、端、云+端的多元化開放服務。據悉,這家創立于2017年11月的車聯網科技企業,在今年2月份已經完成由騰訊領投1.2億美元的A輪融資。
那么,蘑菇車聯到底如何能讓車更聰明?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網聯又將如何發展?
瞄準用戶需求,輔助駕駛讓車與人、環境、服務相連接
蘑菇車聯通過近兩年的用戶調研,總結出三點用戶需求與目標:
更懂我、更體貼:讓車認識你、讓車理解你、讓車響應你、讓車聯系你——讓車與人連接;
更安全、更高效:感知環境、分析環境、實時計算、智能決策——讓車與環境連接;
更有趣、更舒心:智能分析、實時預測、全程服務、品質保障——讓車與服務連接。
從蘑菇車聯的整體架構來看,其最終目標是提供成套輔助駕駛功能,覆蓋低、中、高端車型,讓車學會感知和思考,讓每一位用戶享受完備的駕駛體驗與服務。因此,蘑菇車聯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在汽車領域率先推出“AI云+OS+智能終端+傳感器”車聯網一體化解決方案,并提供云、端、云+端的多元化開放服務,以滿足個人消費者及企業用戶的定制化需求。
朱磊還進一步解釋了解決方案具體情況:傳感器負責獲得基礎數據;智能終端搭載自家研發的GPU芯片;車載操作系統蘑菇OS已經覆蓋150多個品牌、1100多個車型;5G技術為后臺AI云助力,為云與端的雙向服務搭載了非常好的基礎。
蘑菇車聯創始人兼CEO朱磊演講
不筑“護城河”,走多元開放、合作共贏的商業路徑
與傳統行業構筑“護城河”的做法不同,車聯網領域的先天要素決定了不僅需要多方角色技術突破的融合,更需要科技與產業協同發展、通力合作。2018年工信部發布的《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亦明確指出:2020年后,“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
據埃森哲研究表明,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2162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另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計,2025年、2030年我國銷售新車聯網比率將分別達到80%、100%,總市場規模將超萬億元。
因此,此次蘑菇車聯發布的戰略中最引人關注的重點在于,以全面開放的姿態面向行業,并不局限于單一視角,而是對車企、廠商、消費者等諸多維度進行全面連接。蘑菇車聯選擇共生共享作為主要途徑,一方面實施“云開放”,與所有人共同建設智慧交通等智能系統;另一方面進行“端開放”,接入生態合作體系,為合作伙伴提供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
發布會智能網聯高峰論壇環節,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國際知名計算機視覺與機器學習專家顏水成、德國交通部顧問、寶馬集團副總裁沃爾克?辛德勒(Volker Schindler),中國電信天翼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趙建軍都認為,智能化、網聯化是汽車產業決勝的關鍵因素,智能網聯技術對車企的發展至關重要。
其中,辛德勒還表示在車聯網時代,對兼容性的挑戰是非常之高的。“汽車行業、電信行業、電子設備行業本身有著不一樣的文化,對于時間的概念也不同,而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于數據安全隱私等相關要求和標準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做解決方案的時候兼容性是非常難的一個問題,這要求大家必須要秉承一個開放的態度。”蘑菇車聯從汽車產業和互聯網產業融合的角度出發,對整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提供“AI云+OS+智能終端+傳感器”車聯網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夠嵌入各個環節,同時具有兼容性與開放性,就走了一條與產業多方共贏的商業路徑。
結語
就在上個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正式受聘擔任智道網聯(蘑菇車聯產品)戰略顧問,此次他也出席了蘑菇車聯的戰略發布會。
他講道,“當下技術革命、科技革命的特征就是跨界。我在汽車行業工作了50年,5年之前,我最討厭的一個詞兒就是‘顛覆’,你顛顛看,你能顛得了么?但是現在來看,不管是傳統車廠還是新勢力,我們大家都認同要跨界合作、協同發展,已經顛了,你不承認不行。傳統車企必須要擁抱未來,汽車的生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所以大家現在都說自己是出行服務商,誰也不能說我就是個制造型的工業企業,車聯網正在潛移默化地顛覆產業。”
正如付老所說,跨界協同是汽車行業進一步發展的路徑。從某種意義上,蘑菇車聯存在的本質也是另一種形態的“基建”,是能夠促進整個產業協同合作、共生共贏的一份子。相信隨著5G時代的到來,車聯網行業將繼續加速升級,人車交互、人車合一將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