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燃料電池車用系統在我國將主要應用在商用車領域。基于較常見的“電電混合”方案——30kw燃料電池系統搭配40kwh鋰電,天風證券在年產1000臺、5萬臺和50萬臺3種情景下,對燃料電池車的成本進行詳細拆解,其結論是:①目前一套燃料電池系統售價大約在60萬左右,小型物流車整車成本約80萬元,其中電堆成本超過一半,氣體循環系統占總成本的20%;②年產5萬臺時,電堆和氣體循環系統成本可大幅下降,整車成本可降至30萬元以下,其中電堆成本將降至10萬元以下;③年產50萬臺時,電堆與氣體循環系統總成本將降至不足整車成本的1/3,合計成本不超過5萬元。
車用燃料電池在整個產業鏈條中,我國已掌握大部分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各環節均有不少優質企業,但仍缺乏量產經驗。目前我國企業較為擅長的環節包括:系統集成、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儲氫瓶。而根據天風證券行業空間測算,價值量較高的環節包括:系統集成、電堆、膜電極、儲氫瓶和氫氣供應。
天風證券挑選出了優質國產供應鏈企業。車企方面,上汽、濰柴、宇通等在燃料電池車領域布局較為深入。電堆核心部件方面,也有不少領先企業:東岳集團質子交換膜技術成熟,美錦能源參股的鴻基在膜電極領域較為領先,貴研鉑業具備生產催化劑能力。隨著保有量的提升、燃料電池車性能的提升,對氫氣需求的增長也十分顯著。加氫站設備企業厚普股份、具備制氫能力的鴻達興業、濱化股份等也將大有可為。
天風證券認為,2019年將成為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元年,行業產銷量將在2020年超過1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