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陜西省發改委印發《陜西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簡稱“辦法”),鼓勵省內油(氣)經營企業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加油(氣)站輔助服務區增建充電設施;每2000輛電動車應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快速充電站。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辦法明確,各市(區)要將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有關內容納入城鄉規劃,根據規劃確定的規模和布局,按照自用、專用、公用并進,快充、慢充結合,分類管理實施的原則,以用戶居住區停車位、單位停車場、公交及出租車場站配建的自用和專用充電設施為主體,以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臨時停車位配建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為輔助,以獨立占地的城市快充站、換電站和高速公路服務區配建的城際快充站為補充,以充電智能服務平臺為紐帶,加快建設適度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比例應達到100%,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包括電力管線和配電容量預留)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將建設情況納入整體工程驗收范圍。鼓勵在已建停車場、停車庫配建充電基礎設施。
在建設管理方面,充電基礎設施投資面向包括個人、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企業等各類投資主體公平開放。投資建設充(換)電設施項目實行備案制管理,由所在地縣級發展改革部門備案,其中,個人建設自用充電基礎設施、單位在既有停車位建設專用充電基礎設施的可不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備案。
此外,在自有停車庫、停車位、省內加油(氣)站輔助服務區增建充電設施,不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