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二屆深圳國際車載顯示及娛樂系統發展高峰論壇活動已經圓滿落幕,本次活動自啟動以來就受到行業內同仁的廣泛關注與支持,出席本次活動的講師及嘉賓有來自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榮輝先生、小鵬汽車電子平臺總工程師趙澎先生、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娛樂系統設計師趙鵬先生、車和家汽車有限公司采購技術經理虞建華先生、車和家汽車有限公司采購工程師楊建東先生、江蘇賽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唐致豪先生、惠州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車用顯示系統chief engineer郭建新博士、惠州華陽通用電子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鄒宏先生與巨震先生、佛吉亞好幫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采購經理陳佩先生、深圳市路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購經理陳俊杰先生、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何慶慶先生、廣東遠峰汽車電子有限公司采購經理杜原野先生、深圳創維汽車智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桂斌先生、京東方精電CEO特助孫家鑫先生、深圳帝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諶曉望先生、創維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忠偉先生、煙臺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自軍先生、青島元盛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剛先生、深圳市臺冠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副總裁易優玲女士、香港藝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軍博士、京東方D事業研究Team負責人皮夢寧先生、帝晶光電(深圳)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產品總監林飛先生、德莎膠帶(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開發伍世新先生、柯尼卡美能達(中國)有限公司2D檢測方案顧問邵煒宇先生、杭州遠方光電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光電科學研究院博士宋立先生、東莞派樂瑪新材料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黎松先生等。
本次論壇得到了深圳市帝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漢高(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莞千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德莎膠帶(上海)有限公司、柯尼卡美能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瑞淀光學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煙臺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市澤睿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欣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力巨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東莞派樂瑪新材料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杭州遠方光電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宏馳真空技術有限公司、東莞隆慶祥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泗威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聚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創維汽車智能有限公司、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出席論壇的企業還包括健創電子、華凌安、力馳騁、安尼泰、美格智能、天地經緯、諾威達、天馬、伯恩光學、和輝光電、信利、歐菲、合力泰、JDI、TPK、群創、業成、華星光電、萊寶高科、超聲、臺冠、秋田微、大族激光、匯頂、3M等近200多家企業。論壇在11月23日早上8:30分進行簽到,9:00正式開場。
本次論壇現場十位講師分別從材料、設備以及創新視覺體驗等不同層面對未來車載顯示及娛樂系統發展趨勢做了分享。
皮夢寧先生作為開講嘉賓,在論壇現場對于汽車視覺體驗的未來發展方向做了分享,他表示:未來汽車多屏融合、大屏化將成為主流,現在的車載顯示不同于此前傳統的顯示,此前車用顯示外觀雖然可以定制但并不能做過多的改變,大體仍是方方正正,以矩形為主。但是現階段柔性顯示更備受矚目,整體輕薄,在造型上更多樣化。單方向厚度還可以達到15毫米,雙方向還可以達到自由變化,可折疊的柔性屏幕厚度還可以做到3毫米,可卷曲產品的達到1毫米,當然這可能是未來的方向,但這也已經表明,在未來,輕薄的車用顯示屏幕將會更受歡迎。
來自香港藝拓科技有限公司的陳軍博士在車載領域已經深耕幾十年,此次在論壇現場從三個方向分享車載顯示技術工藝并對新進企業提出三點寶貴意見。
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榮輝在車載新技術領域做出了詳細的分享。他表示在未來10年內汽車行業將迎來巨變,而行業變更后隨之而來的就是行業將被重新洗牌。他也透露,北汽集團新成立的新技術研究院已經重點布局新項目,預計在未來5年內將實現自動駕駛技術。
小鵬汽車也是國內新勢力的佼佼者也出席了本次論壇,趙澎先生在論壇現場也指出當前車載顯示各項技術難點。他表示,當前市場對于車載顯示屏已經提出新的要求,屏幕的內容也有所增多,他指出,無縫貼合是當前車載顯示的最大難點。
帝晶光電林飛先生也提到,或許在未來車載貼合方案或將以全貼合+表面低反射/防反射處理為主,畢竟受到多屏融合趨勢的影響,要確保信息的可讀性就是要增加光線控制,所以對于車載貼合解決方案也將有有了全新的定義。
柯尼卡美能達邵煒宇先生表示:汽車應用測量就是硬件與軟件的結合,而汽車應用的核心是顏色(即可見光),這里的顏色也包括物體色,在汽車應用上皮革、光源、儀表、按鍵、照明等等都是屬于物體色,瑞淀光學針對這些光源色測量標準體系都非常的完善。
東莞派樂瑪黎松先生分享了車載點膠貼合、車載顯示屏OCR技術、車用材料等技術工藝分享,在材料方面對比了亞克力和有機硅,他表示現階段有機硅的穩定性更高,但是亞克力的粘接力更強。對于mura粘接的污染與黃斑現象他也做了技術解析。
德莎膠帶伍世新先生現場介紹了車用顯示貼合全新解決方案,特別是針對曲面屏的防水等粘接做了詳細方案介紹。
遠方光電宋立先生對于車用檢測設備的整套體系與流程做了詳細分享,對于檢測的國際標準變化也提出新的看法。
德賽西威郭建新博士對于國內當前車用顯示供應鏈做了細致的分析,并詳解當前車用顯示冷彎與熱彎技術難點。他表示當前我國車用顯示市場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在諸多技術難點上仍未有較大的突破。
兩次的圓桌討論更是精彩絕倫,材料廠商以及車用顯示檢測設備對于未來車載發展趨勢都非常關注,在現場與講師的交流互動話題都緊扣技術工藝與未來趨勢。
主持人:榮輝先生您好,汽車要實現智能網聯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那么請問在這些技術實現之后,我們人車交互方式又會有怎樣的改變?一芯帶五屏會普及嗎?
榮輝先生:今后聲控技術將會越來越普及,這也會改變未來人車交互的模式,多屏化發展將是毫無疑問的,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沒有看過《三體》這本書,里面就提到未來的世界將是多屏的世界,這也預示著未來信息交流需求將加大,信息交互也將越來越多,所以,我認為,聲控技術是人車交互的下一趨勢,并且北汽已經著手相關的研發工作。
觀眾提問:陳軍博士您好,對于汽車智能化發展的影響,未來的車載顯示將會有哪些大方向的改變?
陳軍先生:隨著2017年200多家造車新勢力的興起,也意味著未來市場機遇將增多,因為傳統車廠、Tier 1廠商受到車載屏的瓶頸壓力,往后對于車載顯示的成本都將有所增高,車用屏的發展也有望呈現井噴式發展。
BOE京東方的皮夢寧先生對于車用顯示工藝也做了對比,他表示,在一個維度上對車用顯示進行對比,確實OLED可以更好的配合汽車內飾。德莎膠帶的伍世新先生也表示,今后對于全面屏的材料、工藝流程測試要求都將提高。
觀眾提到車用材料雙85測試,陳軍先生表示,雙85測試是車廠必須要求的,但是,各大廠商對于這項測試的評判標準又存在不同,甚至上下游企業對于雙85測試的評判認知都是不清晰的。當前國內外企業對于車用材料的技術評定標準也存在差別,我們也不可否認,日系企業確實在技術工藝方面領先我們,但是他們的標準也并非就是唯一的標準!
主持人:趙澎先生您好,您在眾多國際一線汽車公司工作過,而小鵬汽車作為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理念上有何不同呢?
趙澎先生:造車新勢力對比于傳統的車廠確實有一定的差別,但是最大的差別在于運營的理念不一樣,新勢力更注重于互聯網思維,也挑戰了部分傳統企業。
觀眾提問:派樂瑪在行業具有一定的優勢,也擁有整套獨立的全貼合與體系,那么請問現階段OCR對比OCA有哪些不同點?
黎松先生:現階段而言,OCA確實比OCR更具優勢,在傳統的小尺寸上,它的貼合率更高,但是在車載貼合上有兩大技術有待提高,分別是斷差與老化,而派樂瑪推出OCR可以有效的解決老化難題。
論壇最后一個環節,“2018車載顯示及娛樂系統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頒獎典禮,評選活動歷時5個多月,經過網上投票,專家團評審環節,評選設置了6大獎項,一共評出了23家獲獎企業,在現場揭曉23家得獎企業并為其頒獎,明年我們依舊與您相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