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某知名電池能源廠裁員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一廠商被猜測是脫胎于長城汽車動力電池部的“蜂巢能源”。對此,蜂巢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紅新通過微博公開了公司的一系列舉措,以應對當前電池行業的挑戰。
楊紅新表示,公司將對產業布局進行收縮,未來將聚焦于主營業務。為了提高效益,公司將加大對末位和績差員工的淘汰力度,并對績效考核機制和薪酬體系進行調整。這些舉措旨在應對電池行業產能過剩、價格內卷、競爭激烈等挑戰。同時,公司也將進行“深刻變革”,包括對上游孵化業務的瘦身和科學排產的強化,以實現減人增效和差異化競爭。
蜂巢能源作為長城汽車的兄弟公司,其實際控制人為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公司的客戶涵蓋了諸多國內外主流整車企業,與吉利汽車、嵐圖汽車、合眾汽車等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作為全面布局PHEV產品的電池廠商之一,蜂巢能源的產品已搭載到多款主流車型上,成為了行業爆款。
然而,盡管有著眾多合作伙伴,蜂巢能源依然面臨著挑戰。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公司在2019年至2022年間的營業收入呈現增長態勢,但凈虧損額卻不斷擴大。這與電池行業的特點密切相關,電池制造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回報周期相對較長。
公司曾申請在上交所上市,但遭到兩次拒絕。最終,蜂巢能源決定終止A股申請,并尋求其他融資方案。然而,即便面臨這些挑戰,公司依然在積極應對,尋求新的機遇。
就在不久前,蜂巢能源收到了坦克700電池訂單大幅增加的通知,因此公司緊急招聘一線工人,加快了電芯產線的復產速度。同時,公司也收到了歐洲客戶交付計劃提前的通知,鹽城工廠的短刀產線也提前復產。這些舉措顯示了公司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快速響應能力。
總的來說,蜂巢能源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在管理層的領導下,公司正在積極應對挑戰,努力尋找新的發展機遇。隨著電動車市場的不斷擴大,蜂巢能源有望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