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兩部委的通知截圖(圖片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
兩部委稱《通知》主要是針對道路交通事故和日常監管工作中發現的輕型貨車“大噸小標”、小微型載客汽車非法改裝等典型突出問題。
《通知》共五個部分和一個附件,分別從技術要求、生產企業、檢驗機構、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等多個角度來共同加強對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的管理。
具體來看,《通知》第一部分將進一步提高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要求。按照《通知》的要求,企業新申報產品及已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的在產產品,除了需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和強制性標準要求之外,還需滿足該《通知》附件《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技術規范》)的規定要求。不符合《技術規范》要求的新產品,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將不予公告。
《通知》第二部分主要在于落實生產企業產品安全質量、生產一致性主體責任,要求生產企業要加強對車輛產品出廠前檢驗,確保批產產品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和有關規定要求,與《公告》型式批準車型規格參數一致。
《通知》第三部分主要針對檢驗機構,要求檢驗機構嚴把車輛產品檢驗機構產品檢測關,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進行檢驗,嚴格執行檢驗樣品追溯制度。
《通知》第四部分則要求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車輛生產企業的生產一致性監管,對在車輛登記、執法檢查、事故調查處理環節發現的“大噸小標”等違規嫌疑車輛,實行聯動預警、聯合處置等。
《通知》第五部分要求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嚴格執法,規范查驗程序,對不符合國家標準等車輛不予辦理注冊登記,嚴禁為“大噸小標”等違規車輛登記。同時,對在用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不符合本通知《技術規范》要求的,鼓勵生產企業整改、變更等。
中汽協方面認為,隨著《通知》的實施,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市場必然回歸理性、良好、穩定的市場秩序,有利于輕型車市場的快速增長,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