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全球汽車發展趨勢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召開,此次論壇以“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形象塑造”為主題,深入探討國內新能源汽車如何在當下國際局勢中更好地走出國門。論壇上,愛馳汽車副總裁金新以愛馳為例,分享了碳目標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參與全球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并呼吁全產業鏈共同推進減碳工作。
愛馳汽車副總裁金新
一往無前 成就全球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引領者
作為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堅實推動者,愛馳汽車自去年5月出口至今,先后登陸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丹麥、以色列、意大利、瑞士等國家,累計出口2698臺,致力于在世界范圍內打造智能綠色出行方式。憑借全球品質、綠色低碳和智能科技等優勢,愛馳U5成為本次全球汽車發展趨勢論壇指定用車,為嘉賓提供安全、舒適、環保的出行服務。
第四屆全球汽車發展趨勢論壇指定用車-愛馳U5
愛馳汽車副總裁金新表示:“我們之所以敢于在成立之初就積極參與全球競爭,開拓歐盟、以色列等發達國家市場,其底氣一方面來源于“新四化”浪潮所觸發的產業創新、科技創新,更重要的還是我國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促使汽車產業換道超車,全行業多年努力打下的良好基礎。”
明確碳目標實施路徑 提前布局 提前準備
在出口形式大好的情況下,全新的挑戰-碳壁壘正逐步成為制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揮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性瓶頸問題。今年,中央宣布中國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歐盟委員會也在今年通過了碳邊界法規,該法案2023年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2026年開始出口歐盟的產品將被征收碳稅,從而失去國際競爭優勢,若不及時進行調整,中國出口到歐盟的汽車將無利潤甚至虧損。
目前歐洲各大主流車企都在積極應對,發表綠色低碳戰略,列出時間表和行動綱領。作為國際化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愛馳汽車在推進雙循環,以科技創新帶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國內外碳目標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的各種影響,并以減碳為己任,積極探索產業鏈減排路徑,面向全球市場提供更多滿足用戶需求的可持續產品。
推動全產業鏈減碳 保持國際化競爭力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全球各國的共識,更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減碳涉及到能源、材料、制造、消費等多個領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而言,除了綠色能源之外,最核心的還是全產業鏈減碳的問題。在使用端和主機廠的制造端,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更具優勢,然而在供應鏈端,材料及零部件供應商的經濟實力、技術實力參差不齊,特別是在獲取綠色能源、降低材料及零部件制造能耗等方面上存在明顯不足。為此,減碳需要全產業鏈上所有參與者一起推進,在電網清潔化、車輛電動化、替代原料、提升原材料使用效率、提升車輛使用效率、提升蓄電池效率等六個方面共同努力。
第四屆全球汽車發展趨勢論壇指定用車-愛馳U5
中國新能源汽車減碳更離不開國家、政府、行業、產業上下游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國家統一規劃碳行動,行業協調、社會支持、企業主導,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各類型企業,共同推進減碳工作。最近,國家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正在加快形成。該政策的推出不僅對減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更加堅定愛馳推行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愛馳U5在歐洲
愛馳汽車副總裁金新在論壇上呼吁:“盡管面臨很大的挑戰,但減碳對于全球汽車一視同仁,我們與全球汽車企業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誰能更快更好地應對挑戰,誰就會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領先優勢,保持國際化領先的競爭力。未來,愛馳將積極推進減碳工作,全力打造綠色智能汽車,打破國際碳壁壘,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