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車云榜來了。
車云榜是基于初級智能汽車真實交付數的統計榜單。兩個硬性的指標是:必須配備有L2級以上輔助駕駛能力,并同時具備車聯網OTA升級功能。交付數據,我們以機動車交強險數據為主要參考,同時包含進口和國產數據。相對來說,是目前國內最具參考意義的數據。
8月又有一批頗具實力的智能網聯新車迎來上市,其中有4款電動新車和11款燃油新車。在這些新車當中,車云認為市場前景較為明朗的有比亞迪海豚、2022款奔馳C級、皇冠陸放、2022款寶馬X3、吉利繽越和傳祺影豹。雖然這些新車的銷量還未體現在智能網聯車銷量榜單中,但是即將會成為其中的中堅力量。
8月,智能網聯新車的銷量為193825輛,環比增長0.67%,同比增長57.56%,相比于整體車市-3.10%和-7.99%的雙負增長,智能網聯新車市場實現了逆勢增長,因而滲透率繼續增長至12%;1~8月智能網聯新車銷量為1379841輛,今年累計滲透率也上漲至9.98%。
可以看出,雖然整體車市因供應中斷銷量表現起伏不定,但智能網聯新車市場的表現還比較堅挺,整體呈上漲趨勢,這也使得其滲透率從今年1月的7.96%增長至8月的12%。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新車市場中智能網聯汽車的占比越來越高,二是在缺芯危機的影響下,車企優先供應售價更高的智能網聯新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智能科技配置逐漸成為人們在選車時越來越看重的一個選項。
智能新能源車:理想ONE再次奪冠
8月,新車市場上共有32個汽車品牌銷售智能新能源車,且之間的差距較為突出,有的品牌1個月能銷售超過2萬輛智能新能源車,有的品牌僅有個位數。
其中前十品牌有5席被造車新勢力包攬,剩下的5個位置被傳統強勢燃油品牌和傳統強勢電動品牌瓜分。值得指出的是,大眾品牌憑借著ID系列的漸入正軌,在8月份首次進入智能新能源車銷量榜前十,這還是在ID4系列沒有入選的情況下完成的一次逆襲,可見,大眾發力新能源車市場的效果開始顯現了。
8月份還有一個品牌讓人驚喜,極狐品牌從上個月的21名迅速躥升至本月的第12名,推動品牌上升的原因是極狐旗下在售的兩款智能新能源車開始漸有起色了,ARCFOX αT的月銷量從百輛出頭猛漲至接近700輛,ARCFOX αS也將在華為版開始投放市場后,勢必會在市場上引起波瀾。屆時,有雙車驅動的極狐品牌,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和品牌聲望。
8月有62款新能源車進入智能新能源車榜單,其中帶給市場驚喜程度最高的是理想ONE,繼7月首次登頂智能新能源車銷量冠軍寶座后,8月份繼續蟬聯了這一殊榮,單月銷量已經逼近萬輛。不過,隨著供應危機的影響擴大,理想ONE在9月要想實現三連冠的難度將變大。
8月最讓人失望的品牌無疑是特斯拉,其4款車的銷量還不足3000輛,Model Y已經跌至榜單第15,Model 3更是連前15都沒有擠進去。造成持續滑鐵盧的原因是特斯拉中國的產量在8月優先供應國外,單月出口量甚至超過3萬輛。現在的疑問是,特斯拉是否會在9月優先供應國內市場,而國內優先之后,它還能否重新奪回失去兩個月的冠軍?
智能燃油車:奔馳發力智能化
8月,無論是品牌數量,還是車型數量和累計銷量,智能燃油車都要遠勝于智能新能源車。8月有33個燃油品牌上榜,這些品牌貢獻了107款智能燃油汽車和12.5萬輛智能網聯新車銷量。然而,智能燃油新車的銷量占比遠不及智能新能源車,其8月的銷量占比僅為16%,前8月僅為13%,不及智能新能源車在新能源車中的45%和55%。
造成智能燃油新車普及率不高的原因,一是因為燃油車品牌的的智能化程度普遍不高,8月智能新車銷量占比超過50%的燃油品牌僅有4家,100%實現智能化的只有坦克一家,而智能化不足10%的品牌卻多達15家,占比接近50%;二是因為智能化程度高的燃油車較少,8月智能燃油新車銷量占比為100%的燃油車為13個,在107個智能燃油汽車中占比僅為12%,而8月100%是智能新能源車銷量的車型是36個,在62個智能新能源車中的占比高達58%。
在上百個智能燃油車中,奔馳的貢獻最多,有多達13款新車上榜,上到進口邁巴赫GLS,下到國產GLB,都提供了L2級輔助駕駛功能和OTA遠程升級功能。隨著更加走量的全新奔馳C級加入,奔馳將進一步提升智能燃油車銷量榜的名次和智能化領域的影響力。
而隨著越來越多像奔馳C級智能化程度更高、口碑更佳的燃油新車跑步進入市場,整個智能網聯新車的滲透率將進一步迎來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