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乘聯會發布了2020年1月份全國乘用車產銷數據。
1月廠家批發銷量158.9萬臺,同比下降21.4%,環比下降26.6%。節前廠家銷售時間短,原本1月31日上班帶來的節后銷售被延期,因此相對歷年1月的開門紅特征,今年1月的正增長廠家很少,幅度也很小。
2020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4.5萬臺,同比下降51.3%,環比12月下降67%。其中插電混動銷量1.0萬臺,同比下降38%。純電動的批發銷量3.5萬臺,同比下降52%。
疫情對于新能源市場影響很大,全年預期或考慮降低
對于此次疫情,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給新能源市場帶來了極大影響。首先,新能源車的主要群體是目前的限購城市群體和網約車出租車群體,此次疫情導致網約車體系受到影響,部分網約車租賃公司面臨司機退租車輛空置的致命打擊。由于總需求的暫時下降,原有網約車急需新租戶,因此從租金到司機的招募都是變得更為艱難。
其次,隨著經濟的下行壓力,短期內國際油價也是處于低位,新能源車的性價比優勢不會特別突出,私人購買熱情也不會大增。疫情期間,針對充電場所也需盡快配合做好防控工作,消除消費者使用顧慮。
崔東樹認為,此次疫情讓大眾認識到私家車是家庭的必選項,隨著企業節儉開支和網約車訂單減少,未來的共享用車的風險問題凸顯,新能源車的銷售面臨更大的壓力。隨著疫情難以短期內完全消退,一季度新能源車的網約車需求將大幅降低,或將需要廠家以更大力度去推廣運營車輛,運營成本面臨提升壓力,這也是進一步抑制新能源車的增量的因素。
崔東樹還表示,如果今年年中的新能源補貼下調力度較大的話,對于全年的新能源車的銷量預期將會考慮調低。
線上模式暫無可能成為車企銷售新主流
由于疫情的出現,多家車企開啟了線上營銷,包括線上購車、線上保養、VR看車等項目,但在崔東樹看來,這雖然是企業在危機中尋找新的機遇,是一個開拓和嘗試的階段,但總體來看,效果還是比較一般。
崔東樹認為,相比線上溝通,線下的服務能帶來更多個性化的體驗和更好的交流。同時,目前4S店的運營模式是最低成本的模式,除了能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感受,交車環節的完成也相對簡單,送車上門的服務,目前來看還是不太容易實現。
崔東樹表示,雖然線上服務是當前疫情下的一種探索,但消費者依然離不開4S服務這個環節,線上模式目前也很難成為新的銷售主流。
來源:第一電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