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車輛研發競爭激烈 非制造企業群龍聚首

樓主  收藏   舉報   帖子創建時間:  2018-10-18 18:42 回復:0 關注量:562

據日本鉆石在線(Diamond Online)雜志報道,自動駕駛車輛研發領域競爭日漸激烈。最令人矚目的當屬美國谷歌公司等非制造行業的IT企業,而位于研發最前線的仍然是實現自動駕駛所需的AI(人工智能)研發、AI的中樞高度集成芯片、實際控制、實施自動駕駛操作的計算機執行機構。美國、中國、歐洲、日本,隨著這四個中心的加入,研發競爭愈發激烈。

自動駕駛車輛研發競爭激烈 非制造企業群龍聚首

中國的IT大型企業百度此前為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投入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7億元),設立投資基金,開始對國內的本行業新興公司提供支持。為了早日將無人駕駛技術投入使用階段,百度于2018年3月開放自動駕駛開放式工具及數據集Apollo Scape,便于與合作企業共享人工智能相關信息;可見,對于需要人海戰術的AI研發,百度選擇了分工協作。參加這一項目的企業中不乏百度前員工創立的企業,百度設立的這一基金可對此類優秀企業融資。

在美國,硅谷企業NVDIA在嘗試研發自動駕駛AI技術以及車載AI平臺。該家公司的強項在于并行運算所需的GPU研發,目前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過程中已與370家公司合作,其中包含豐田、大眾、戴姆勒、沃爾沃等車企,以及博世、德國大陸集團、德國采埃孚(ZF)集團等大型零件廠商。此外,優步(UBER)和百度也與NVDIA有合作關系。

NVDIA正在向實用階段推行的自動駕駛系統分為地面基站與數據中心大型平臺、AI研發處理器、小型省電設計車載AI單元三個階段。和豐田的合作研發合同已于去年5月簽訂,NVDIA將向豐田的完全自動駕駛機器人車輛提供DRIVE Pegasus系統。此外,NVDIA也同大眾、戴姆勒簽訂了同樣的合同。

全面無人駕駛技術研發為時尚早?

自動駕駛技術AI從360度檢測設備及攝像頭等圖像判斷安全行使區域。在中國企業中,百度為此領域的前沿,在美國則是UBER與NVIDIA領先。一方面競爭十分激烈,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增加合作伙伴,實現完成度較高的AI技術,需要跨界合作等。

另外一點,自動駕駛需要高精度、高速應答的計算機執行機構,確保轉向系統及剎車系統能夠切實實行AI指示。在這一領域,歐洲的博世及采埃孚(ZF)集團處于領先地位,而豐田集團的電裝(Denso Corp.)、日本愛信(Aisin)、捷太格特(Jtekt)和愛德克斯(Advics)四家公司于2018年8月發布,將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控制軟件及機械系統,并將于2019年3月末共同出資成立公司。在出資比例方面,電裝為65%、日本愛信為25%、捷太格特為5%、愛德克斯為5%,新公司將專注于研發對計算機執行機構進行綜合控制的ECU及軟件。

在自動駕駛研發方面,目前等級3、等級4與等級5在共同進行。在等級3、等級4中,如果AI無法完全應對,則由司機駕駛;而等級5則是完全由無人駕駛技術行駛車輛。自2017年起,有些企業預測“等級5將會更早投入使用”。相關領域的研發,可見未來會愈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