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或許是秋天,還沒到冬天

 
樓主  收藏   舉報   帖子創建時間:  2018-10-30 17:58 回復:0 關注量:1165

自動駕駛,或許是秋天,還沒到冬天 | 2018 全球智能駕駛峰會

*辰韜資本合伙管理人 舒亮

新智駕按:10月26日至27日,2018 全球智能駕駛峰會在蘇州召開,本次峰會由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主辦,蘇州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雷鋒網&新智駕和數域承辦,邀請到來自主機廠、科技公司、資本機構和產業研究機構等領域的多位專家,共同打造了一場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頂級峰會。

本次峰會上,辰韜資本合伙管理人 舒亮發表了題為《無人駕駛,未來可期的下半場》的主題演講。目前看來,無人駕駛行業一直處于“燒錢”狀態,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實質收入。作為一名投資人,舒亮分享了其所見所聞,并從投資行業的視角對自動駕駛進行了解讀,希冀為自動駕駛行業帶來幫助。

以下為舒亮演講全文,雷鋒網新智駕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略有刪減):

自動駕駛的現狀:“或許是秋天,還沒到冬天”

在投資人眼中,自動駕駛的現狀可用一句話描述,“或許是秋天,還沒到冬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論?還要從行業現狀說起。

首先,目前創業公司端的幾個現象值得觀察:

第一,融資資訊漸少。2018年年初至今,尤其是四、五月過后,關于無人駕駛公司融資消息越來越少。但令人欣喜的是,剛剛過去的兩周內,Momenta和主線科技獲得了兩筆較好的融資,這為無人駕駛投融資市場帶來了一絲暖意。

第二,投資圈的八卦漸多。據了解,近一個月,行業內已有三單跳票事件發生。這個現象值得創業公司注意。更嚴重的現象也有出現,跟投方已經交付,而領投方臨時跳票。

第三,融資時間增長。據觀察,目前自動駕駛公司的融資時間基本維持在半年左右。A輪,A+輪,A++輪,A1輪,A2輪,A3輪無一例外。某種意義上,這也反映出整個融資環境呈走低趨勢。

另一個層面,投資機構的現狀也值得推敲:

第一,資管新規。對于投資機構來說,這四個字眼比較沉重,但又不得不面對。資管新規配合國家降杠桿的調控,從實質上以及最源頭端捂住錢袋子,所以投資機構目前已經感受到比較強烈的冬意。

第二,度假模式。目前不少投資人已處于度假或者接近于度假模式。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情:今年6月,辰韜搬新家,公司舉行了一次無人駕駛派對,邀請無人駕駛行業內朋友相聚,這時候,一位同行朋友打電話調侃,“你們還折騰?”,“是呢,我們還在折騰。”

第三,節約子彈。目前還在折騰的機構,已經達成一個基本共識—節約子彈。即一定要把子彈打到自己最喜歡、團隊最優秀、業務最符合預期、性價比最高的項目上。這就是投資行業的現狀。

再看整個經濟環境

第一,國內部分大公司目前已停止社招。已有公司內部號召“希望全公司要有過冬的意識”,然而緊接著,辟謠言論隨機而出,聲稱“未做過類似講話,類似部署”。對于這種辟謠,不知道你們信不信,我是不信。

第二,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目前A股市場的公司市盈率平均為10倍左右。眾所周知,投資機構有自己的邏輯,需要考慮退出問題。二級市場是一條好渠道。當二級市場估值低于一級市場,眾多機構會選擇投資二級市場。而且二級市場公司相對較成熟,由此一二級市場倒掛現象悄然發生。

上周,A股股指擊破了2500點。2500點的關卡已過,證監會,銀監會各個部門將出手維護股市穩定。其中的意圖已十分明顯,2500點僅為政策底,但遠遠不是真正的底,真正的底是信心底。信心底在哪里呢?這值得我們觀察。

第三,中美貿易戰。中美貿易戰已有半年,隨著貿易戰愈漸擴大化,官方抑或民間對于貿易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前期許多人認為,特朗普下臺意味著貿易戰終止。如今大家已慢慢意識到,即使民主黨上臺,貿易戰也不可避免。貿易戰不僅是經濟戰,更是一種全面的持續的戰爭,是大國之間的博弈。

基于行業層面、宏觀層面,行業情況并不樂觀。國內部分大公司已做好相應準備,所以在投資人看來,無人駕駛行業的從業人員可能要考慮一下準備過冬。

我們為什么還聚在這?

有句古話,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困難的事,越要用心做。無人駕駛,我們是看好的。目前我們已有自己的策略:準備下半場。

準備下半場:有頭、有腳、有心

2015年無人駕駛公司創業潮至今已三年有余,我們將其劃歸為無人駕駛上半場。2019年開始,無人駕駛將進入下半場。上半場結束臨近,如果有人問:“有沒有中場休息”,我覺得,這么惡劣就不要休息了,直接準備下半場。

有頭:即有思考。我們看好注重研發的無人駕駛公司。無人駕駛是一個集AI、計算機、通訊、電子、自動化、控制多個學科的集大成者。這是有一個有門檻的行業。而自動駕駛實現落地,各個部件需要滿足“車規級”,這也是讓無人駕駛公司感到死去活來的三個字,嚴格的說,車規是全世界工業體系中非常嚴苛的規定之一,一定要努力跨過綜合學科和車規級這個從業門檻。

選擇路徑也是評定一家自動駕駛公司是否具有思考力的標準。行業發展后期,企業多是在時間、經驗、錢之間進行互換。屆時自動駕駛公司更需要冷靜思考:什么錢該賺?什么錢不該賺?什么時候用時間攢經驗?什么時候花錢買時間?上述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一個公司的的技術路徑、商業模式,也意味著公司能否度過難關、走出一條大道。

有腳:即接地氣。幾個回歸值得一提:

第一,估值回歸,能融則融。在旁人眼中,投資機構希望自動駕駛公司整體的估值往下走,其實不然。以下為緣由,供大家參考判斷。

當前無人駕駛公司估值或遭遇四重壓力:整體經濟面臨下行的壓力;資本市場過冬;無人駕駛的火熱帶來過高的預期,所以估值本身可能回調,甚至是超調;無人駕駛的落地應用預期未達成,這也會造成估值回調。

基于上述四大壓力,估值回調的可能性很大。創業公司對于回調是難以接受的。但不能否認,資本市場目前已有冬意,無人駕駛公司或許要考慮如何度過冬天,如何儲糧。

第二,定位回歸。縱觀各行業發展歷史,一旦產業深化發展,必然進行產業分工環節,且分工愈加精細。無人駕駛走過上半場,當前關口下,如果部分人選擇什么項目都做,結果將是什么都做不好,最終面臨被淘汰的困境。

第三,業務落地,業務回歸。無人駕駛第一波,真正落地應用的場景并未出現。或許新路徑是更好的選擇,即摒棄從技術端出發,選擇從場景端出發。自動駕駛公司沉浸到場景中,觀察這個場景需要何種技術,技術如何實現該場景的無人駕駛。

有心:即有未來。千余人來到這里,參加2018智能駕駛峰會,這意味著我們看好這個行業。

無人駕駛正處于風口。需求、資金及人才可以解釋這一觀點。不可否認的是,無人駕駛解決了剛需問題:安全;節省時間。這是當下兩大急需。從資金和人才角度看,當前無人駕駛公司員工的薪資水平在各行業中的排名偏高,這意味著,大家對這個行業有興趣、有期待。

類比互聯網的成長,當前的無人駕駛和互聯網萌芽時期相似,經歷過同樣的波折。現在看來,無人駕駛還處于萌芽時期。也許,在座眾人間就有自動駕駛行業中的馬化騰、馬云。既然先人一步,我們沒有理由不堅持,所以接下來應該要考慮如何做這一問題。

辰韜資本對無人駕駛的期許

2014年成立的辰韜資本的投資邏輯,是圍繞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進行投資。過去兩年內,辰韜投資約32個項目,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去年年底,辰韜將目光瞄準智能化。今年年初,辰韜成立基金,正式投資無人駕駛。網聯化將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

電動化方面,32個項目包括主機廠,汽車設計公司,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目前已經形成小生態圈。智能化方面,辰韜在傳感器、無人駕駛方案、落地運營及線控執行器方面均有布局。未來,辰韜將形成一個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一體的大生態圈。印象深刻的是,辰韜早期曾投資存在政策風險的低速四輪電動車,當時背后的投資邏輯正是低速四輪電動車是剛需,慢車、小車在未來智能化發展的路徑中一定有用武之地。如今這一投資邏輯得以印證確實。

辰韜曾排名清科“2017年中國清潔技術領域投資機構TOP 10”,同時獲獎的是北汽產投,深創投,同創偉業等等;獲得投中信息“2017最佳先進制造領域投資機構TOP 20”,同時獲獎的是IDG,達晨,國開等機構。

辰韜看好無人駕駛創業,尤其是下半場。經過上半場之后,無人駕駛從業人員經驗更加豐富,思維更落地,估值也更合理,當寒冬過去,存活下來的公司一定具備強擊打能力。若很不幸,企業因經營不良暫時中斷,留下來的一定是最有經驗的老司機,這部分人拋去了一些歷史包袱,對于他們來說,最新的創業可能也是最好的創業。

辰韜總部位于上海,目前已在北京設置機構,扎進無人駕駛公司最聚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