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上路,自動駕駛開進現實

 
樓主  收藏   舉報   帖子創建時間:  2018-10-27 11:37 回復:0 關注量:907

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致力于打造為技術先進、產業配套、國際領先的智能系統創新園地。 均為長沙晚報記者 王志偉 小劉軍 攝影報道

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內,工作人員在進行緊張調試。

昨日,長沙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號正式發放,獲牌車輛將被允許在指定的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上行駛。

長沙晚報記者 陳登輝 陳煥明

說到自動駕駛,很多人會聯想到特斯拉,但享受起來門檻不低,沒有幾十萬元,只能隔著車窗看看。

然而再過1個多月,長沙市民只需幾元錢,就能體驗到自動駕駛的服務。

隨著長沙首批4個種類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牌號的發放,首條國內開放道路自動駕駛公交示范運營線即將與廣大市民見面。在這條長約7.8公里的測試道路上,你將體驗到會自動啟停、轉彎、避讓的智慧公交。“聰明聽話”的不只公交車,重卡、環衛作業車、乘用車也是此次發牌的對象。

從兩年前布局發展智能駕駛產業,到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的開園,再到發放牌照上路,長沙讓自動駕駛的夢想,加速駛入現實。

智能網聯,給汽車裝上眼睛和大腦

老司機們都知道,開車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對行駛過程中的交通狀況作出判斷,作出駕駛反應。所以要想讓汽車實現自動駕駛,就必須依靠人工智能,給它們裝上眼睛和大腦,使其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這聽起來似乎很科幻,但現實中的智能網聯汽車,已經在逐步實現這一目標。

所謂智能網聯汽車,即ICV(全稱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車聯網與智能車的有機聯合,通過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使車輛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

在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演示現場,基于5G網絡技術的智能網聯汽車V2X應用場景已經非常豐富,包括了前向碰撞預警、逆向超車預警、緊急制動預警、變更車道盲區預警和緊急車輛提醒、異常車輛提醒、行人檢測預警、道路危險預警和車內標牌等等。

為什么要用5G?“5G網絡的低時延、大帶寬是實現遠程高精度控制和高可靠性駕駛的重要保障。根據測算,5G網絡時延約在4毫秒以內,相比4G網絡縮短10倍以上。”湖南移動網絡技術專家介紹,通過5G-V2X技術,可以使車、車與基站、基站與基站之間通信,從而獲得實時路況、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進而提高駕駛安全性、減少擁堵、提高交通效率等。

在經過大量嚴謹的測試之后,長沙此次發放4個種類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牌號,并公布了長沙首期開放道路測試路段,以此對智能網聯汽車在實際應用場景進行“實操演練”。

自動駕駛,不握方向盤改看儀表盤

此次發放的4種類型道路測試牌號中,老百姓最易親身體會的,當屬自動駕駛公交車。

“就像開飛機一樣,公交車也有自動駕駛和手動駕駛兩種模式,”湖南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汪偉向記者介紹道,“正常情況下,司機可以不用握方向盤,公交車會按照預定線路形式,遇到車輛、行人、紅綠燈等,也會自動作出應變措施。司機所要做的,更多的是關注儀表盤,看看各項系統是否正常。”而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司機也可以切換到手動模式,由人來控制和駕駛車輛。

長沙市目前開放“智慧公交”示范線路,南起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途經學士路—蓮坪路—含浦大道,北至云棲路與含浦大道交叉口,全長約7.8公里,沿線涉及道路包括望江路、學士路、蓮坪路、含浦大道、觀音路、蓮含大道、張家村路、大塘路、茯苓沖路、智城路、象嘴路、洋湖路等。共布置了11組、22個中途站,全部利用既有公交站,有兩種站臺形式:路側港灣式站臺和直線型站臺,采用車上售票形式。公交車全線平均運營車速約為20公里/小時。

“智慧公交線路所有測試數據,將通過智慧公交一體化管控平臺進行歸集。”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公交一體化管控平臺由智能網聯監控及安全預警系統、智能駕駛網聯系統、智能網聯數據管理軟件平臺、一體化基礎運營管理軟件平臺組成,可實現對智慧公交正常營運的全方位支持。

站上風口,打造人工智能發展高地

4月份,率先在全國出臺第一個智能網聯汽車上路測試實施細則;10月,再次率先全國發齊四類路測牌照。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上,長沙還是敢為人先的。

就在本月初,位于湖南湘江新區的智能系統測試區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幾十位來自德國的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等相關領域的企業和商會代表,來到測試區實地考察。

這個開園不到4個月的測試區,有著三個“第一”的標簽:國內目前已投入運營的封閉式測試區中,測試場景復雜程度最高、測試道路總里程最長、研發辦公配套最齊全的智能網聯測試區。

“目前已有一汽解放、阿里巴巴、三一集團等知名企業在測試區開展測試業務180余場,并呈逐月遞增態勢。”市經信委副主任萬惠明表示,后續針對有牌照發放需求的企業,測試區嚴格按照《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要求和流程對車輛進行測試。

智能系統測試區是湖南湘江新區發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一個縮影。2016年起,湘江新區就率先搶灘布局,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在長沙和新區落地。

“我們將以智能系統測試區為引爆點,加快打造‘湘江智谷’,建設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和產業化高地,這對于引領帶動新區、全市乃至全省,搶占未來風口、加快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湘江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賀樹云表示。

目前,長沙市已聚集了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中聯、京東無人車、三一、北汽、智慧暢行、桑德等具有重大技術創新和較大產業規模的智能網聯汽車關聯企業347家,成立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湘江聯盟”,智能網聯汽車全產業鏈初具雛形。

他山之石

歐美相繼出臺無人駕駛法律細則

2016年3月,聯合國發布《國際道路交通公約》修正案,允許汽車在特定期間內進行自動駕駛。目前,世界各國都積極投入和支持無人駕駛技術,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立法、技術研究、試驗測試都走在世界前列。

美國: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內容,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和法規,引導產業發展。

截至2017年底,華盛頓特區和21個州先后通過了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立法。目前,美國的兩大無人駕駛測試示范區位于東部的底特律和西部的硅谷,其中東部的密歇根大學是世界上第一座測試無人駕駛汽車、V2V/V2I車聯網技術而打造的無人駕駛試驗區。

歐盟:2014年,歐盟攜歐洲十幾家整車制造商和零配件供應商共同推出“Adaptive”(智能車輛自動駕駛應用和技術)項目,旨在開發能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部分或完全自動化汽車。先后發布一系列政策以及自動駕駛路線圖等,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和應用,引導各成員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德國:最早推出無人駕駛汽車概念車。

2017年5月,德國聯邦參議院通過首部關于自動駕駛法律,允許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未來在特定條件下代替人類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