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公布自動駕駛“專利競爭力”排行!網友:中國的沒上榜?
未來的汽車發展方向不外乎有兩個,一個是新能源,另一個則是自動駕駛。如果說新能源是“正面戰場”,那自動駕駛就是“敵后戰場”,兩者均不可忽視。目前,新能源汽車已經處于實踐階段,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在節節攀升,而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車輛還處于試驗階段,尚不具備全面普及的條件。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道路上,不僅有傳統車企,還有一些供應商和網絡科技公司。最終,誰能夠脫穎而出?這還得看各自的研發實力和專利競爭力。
TOP10:Here
專利競爭力:354(得分)
相信擁有過新型“核桃機”的用戶應該不陌生,Here其實是芬蘭諾基亞推出的地圖軟件,類似于中國的“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Here在數字地圖方面具有強大的數據基礎,對于發展自動駕駛技術非常有利。2015年7月,Here地圖系統被寶馬和戴姆勒公司共同收購。隨后,Here致力于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充電網絡和網約車服務,有效專利數量達到170件。
TOP9:本田
專利競爭力:648(得分)
本田表示將于2020年推出能夠完全適用于高速公路行駛的自動駕駛汽車,并結合新能源技術進行打造。目前,本田已經具備了多款能夠實現L4級別的試驗車輛,并且在外觀上與普通車型相同,車頂上并沒有“笨重”的監測儀器。在技術方面,本田沒有完全依賴于高精度地圖,而是借助預測控制、適應控制和識別控制等方式來檢測車輛的周圍環境。目前,本田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專利已達到257件。
TOP8:日本電裝
專利競爭力:656(得分)
日本電裝是一家專門從事汽車零配件的供應商,在世界上久負盛名。不過,僅靠零配件市場并不能滿足它的野心。如今,日本電裝公司不斷涉足自動駕駛技術,利用資本和收購的方式進行技術儲備。日本電裝公司已經在毫米波雷達、HMI人機界面等領域有所成就,未來將著重研發圖像識別、物體監測、語義分割和駕駛員動態等技術。
TOP7:麥格納
專利競爭力:756(得分)
麥格納是全球十大汽車零配件供應商之一,在座椅、車身、底盤等領域最為出名,其汽車攝像頭的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早些年,麥格納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還是一片空白,不過在去年8月改變了這一切。麥格納所研發的MAX4自動駕駛平臺最高可實現L4級的自動駕駛,能夠適應城市復雜道路與高速公路的路況。由于傳感器、控制器被集成在一起,所以外觀方面與普通車型并無差異。未來,麥格納也將著力為主機廠提供配套服務。
TOP6:博世
專利競爭力:1110(得分)
博世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供應商,在汽車電氣系統方面擁有極高的“話語權”。得益于雄厚的研發實力和技術積淀,博世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同樣有它的過人之處,其人工智能算法和毫米波雷達足以應對L5級的自動駕駛。目前,許多自主品牌采用了博世的自動輔助系統,在實際使用中表現優良。未來,博世還將結合自身的優勢,在自動駕駛領域不斷探索。
TOP5:日產
專利競爭力:1215(得分)
早在2016年,日產就帶來了ProPilot自動駕駛系統,這套系統被率先運用在日產聆風上,并在日本和美國等國家進行路試。ProPilot自動駕駛技術通過圖像進行預分析,同時借助聲納加以判別,以實現準確控制。該系統將被劃分為三個階段,以預碰撞智能剎車、車道偏離預警、變道盲區預警、行人探測預警為主的第一階段已得到實踐,而第二、第三階段能夠實現更高精度的自動控制,不過還處于試驗階段。
TOP4:福特
專利競爭力:1685(得分)
2018年,福特在自動駕駛領域不斷加碼,借此穩住其在美國的地位,畢竟像谷歌、通用這樣的大公司在研發力度上已經處于領先地位。目前,福特在高精度地圖、激光雷達探頭和AI人工智能等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力,特別是在激光雷達的研發上一改以往體型大、需旋轉的缺點,同時在算法和3D地圖等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TOP3:通用
專利競爭力:1810(得分)
通用汽車在自動駕駛排名中一直處于前列,相關專利已經達到331件。通用將于明年推出首款全自動駕駛(L5級)汽車Cruise AV,并以此實現量產。通用現有的自動駕駛技術已達到了L4級別,雖然還處于路試階段,但前期已具備豐厚的技術積累。如今,在部分凱迪拉克車型上已搭載了“超級智能駕駛系統”,結合高精度地圖與傳感器能達到類似L2級的水平。
TOP2:豐田
專利競爭力:2242(得分)
豐田在自動駕駛領域起步雖晚,但發展卻相當迅速,不足3年的時間就推出了豐田3.0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被安裝在雷克薩斯LS上,可實現接近全自動駕駛的能力,由于激光雷達得到了更好的集成,所以車頂不顯突兀。豐田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專利已達682件,位居全球第一,不過“專利競爭力“卻不及谷歌。
TOP1:Waymo
專利競爭力:2815(得分)
Waymo是谷歌Google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擁有世界上最接近私人化、商業化的自動駕駛系統,累計測試距離已經超過了一千多萬公里。Waymo還專門開發了Carcraft模擬測試軟件,可以適應不同的道路環境,做到更加精確的目的。目前,這套模擬系統中的虛擬車輛共有25000臺,并且24小時不間斷的行駛,以便收集更全的數據。
寫在最后
雖然目前已有不少車型采用了輔助駕駛系統,但做到全自動駕駛還有一段距離。由于自動駕駛技術涉及到安全問題,必須經過長期的試驗才能具備上路行駛的條件,否則將會與安全理念背道而馳,畢竟類似的事故也發生不少。從這份榜單中,前五十名主要被美國、日本和德國包攬,而中國在相關領域雖有涉足,但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許多配套設備多來自國外供應商,尚未形成競爭力。對于用戶來說,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自動駕駛,或許自己駕駛會更有樂趣,您覺得呢?
延龍車友圈 2018-10-23
圈主:yanlong 帖子:1汽車工業自動化圈 2018-10-23
圈主:x13249819827 帖子:16大顯神通圈 2018-10-23
圈主:x13249819827 帖子:0上海燃料電池交流圈圈 2018-10-23
圈主:chenxinsnec 帖子:0小鵬汽車圈 2018-10-23
圈主:新能源汽車網 帖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