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面板廠挾量價優勢大舉進軍市場,韓國廠商今年9 月最先吹響減產、裁員號角,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 降低LCD 面板產量,宣布將部分LCD 產能加速轉作OLED,LG Display也停止部分LCD 面板產線,并推出員工提前退休計畫。
中國廠商同樣受產能供給過剩影響,紛紛宣布減產、暫緩投資計劃,京東方繼減少10.5 代線25% 產能后,再宣布暫緩對LCD 產線投資,華星光電(TCL) 和惠科則分別減產8.5 代LCD 面板各10%、20% 產能。
另外,鴻海集團旗下面板廠超視堺SDP遞延中國廣州10.5代LCD廠生產計劃,延至2020年4月,友達則從第3季后期開始減少8.5代線及6代線投片,估產能減少約10-20%。
日本松下電機則拋出震撼彈,宣布2021 年起將停止液晶面板生產。
市場人士分析,隨著中國調整產能、韓國廠商加速轉作OLED 下,11 月起各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出現止跌,雖未見回升跡象,但傳出韓廠考慮再調整7.5 代線產線,有助整體供需恢復穩定,預期最快明年第1 季面板產業可望復蘇。
業內人士表示,面板供需失衡狀況短時仍難緩解,不過各家逐步放緩擴產腳步,減少擴產的規模,有助價格與產業秩序回到常軌,但真正復蘇與重回成長,仍有賴新技術激發市場需求,預期2021 年在OLED、Mini LED、Mirco LED 等技術成熟后,面板景氣才可望回溫。
其中,韓廠積極布局OLED 市場,臺廠則朝發展Mini LED、Mirco LED。
Mini LED、Micro LED 皆是利用微小LED 晶體顆粒作為像素發光點的顯示技術,但由于Micro LED 仍有部分技術待突破,預期至少還要2-3 年相關發展才更加成熟,反倒讓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Mini LED 近期就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友達、群創就在今年智慧顯示器展(Touch Taiwan) 中展出相關應用,鎖定利基型、高端產品,友達展出采用Mini LED 的65 吋4K 大型電競顯示器、PID(公共顯示器)、車載產品,群創則另外發展MAGAzine、AM mini LED 技術。
京東方也積極進軍新技術領域,未來將聚焦在OLED 及Mini LED、Micro LED 等領域,指出Mini LED 技術是未來2-3 年面板產業發展方向,TCL 也開始投入Mini LED 產品研發,宣稱明年第2季就會推出采用Mini LED 的75 吋8K 螢幕產品。
現階段面板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狀況,在廠商積極調整、延后新廠開出下將有所改善,價格也可望止跌緩步回升,但廠商對新技術發展抱有較大期待,看好未來LCD 將逐步被OLED、Mini LED、Micro LED 取代,新技術有機會催生新的市場需求,屆時面板景氣才可望重回復蘇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