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重慶大學和河鋼集團共同主辦的“2019年汽車輕量化與高性能材料技術論壇”拉開帷幕,來自長安汽車、東風小康、金康等40余家重慶和國內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汽車行業的專家和學者約250余人,圍繞汽車輕量化與高性能材料技術展開熱烈的交流討論。在論壇上,汽車行業專家一致表示,在汽車“新四化”時代,汽車輕量化是大勢所趨,將迎來市場“新風口”。
重慶大學副校長明炬介紹,當前,由于環境對節能的需求,汽車輕量化已成為了發展的潮流。本次論壇,以“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為主題,圍繞汽車輕量化結構設計、高強汽車鋼、鋁合金、鎂合金、復合材料等各種輕量化材料的生產、成形與連接技術等熱點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
河鋼集團副總經理王新東表示,當前,隨著全球對汽車節能減排的標準不斷提高,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節能減排目標,我國也明確到2020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達到5L/100km,節能減排的壓力較大。在當前諸多節能減排路徑中,汽車輕量化是最容易實現、潛力相對較大的方式,也汽車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重慶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復生稱,在汽車上的輕量化材料應用上,重慶是擁有特有的優勢的城市之一,在鎂合金、鋁合金等方面均擁有世界領先的成果。
記者了解到,截止2018年,重慶市擁有汽車生產企業41家,其中整車生產企業21家,專用車生產企業20家。全市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近千家,已經具備發動機、變速器、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和空調等各大總成完整的供應體系,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超過70%;已形成以長安體系為龍頭,上汽依維柯紅巖、上汽通用五菱、東風小康、北汽銀翔、北京現代、華晨鑫源、力帆汽車、慶鈴汽車、濰柴嘉川、北方奔馳和恒通客車等10多家整車企業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業為支撐的“1+10+1000”的優勢汽車產業集群。
“作為重慶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產業正迎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輕量化將成為汽車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重慶市經信委汽車處處長付利川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將深化汽車行業對輕量化技術和發展方向的理解和認識,加快推進高性能輕量化材料研發和汽車輕量化技術應用,促進材料供應商、零部件廠商、科研機構和汽車生產企業之間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