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虧損3億元,2017年虧損2億元,2018年上半年大幅減虧至3000萬元,特來電的經營數據逐漸向好。
近日,在其母公司特銳德公布2018年年中業績報告后,特來電的表現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表示:“公司很多投建的充電場站年投資收益已經超過30%,也就是說充電樁、工程、建設累計投資100萬,每年將收益30萬以上。這個10億度,說明充電量的增長已經進入快車道,也代表著公司投建的充電站開始進入盈利軌道?!?br /> “按照我們跟蹤的數據曲線和各項經營指標情況,今年下半年,我們有望盈利。”特來電品牌總經理趙健告訴第一電動。這意味著,經過長期大規模燒錢投入的鏖戰之后,特來電已經迎來了自己的盈利拐點。
2018年上半年的充電量約為4.4億度,與2017年全年充電量持平
自2014年進入充電行業之后,特來電就開始在全國大面積建設充電樁。報告顯示,特來電目前已經在全國288個城市累計投建了約19萬個充電樁,其中上線運營超過12萬個,占據全國43%的市場份額。
“在前三年,我們的投入都是遠大于收益。我們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充電基礎設施投建和網絡運營上,但隨著用戶群體的增加,我們的收益也越來越好?!壁w健對第一電動說,正是由于這種前瞻性的戰略布局,才讓特來電在今年大幅減虧。
減虧來自于用戶數和充電量的大幅增加。公告顯示,特來電用戶數量已經從2016年6月30日的8.8萬增長到83萬;累計充電量從2016年6月30日的0.25億度增長到目前超過10億度;日充電量從2016年6月30日的20萬度增長到340萬度。在總充電量方面,2018年上半年的充電量約為4.4億度,同比增長172.2%,已與2017年全年充電量持平。
除了用戶數量及充電度數屢創新高之外,特來電的充電設備營銷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高。2018年上半年,充電設備銷售合同額突破2.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0%,旗下多款產品被行業鑒定為“產品世界首創、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先后中標寶馬、大眾等一線車企配套,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此外,特來電還正在加大力度建立產業聯盟,在與政府、車企、電池企業展開合作的同時,還與滴滴、支付寶等互聯網優秀企業強強聯合,加快擴大充電網的版圖。目前已在全國288個城市建立了88個公司,其中有39家國有車企及政府平臺企業成為特來電充電網的合伙人股東,實現了充電網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同打造世界最大的汽車充電網生態公司。
未來將向充電網運營商轉變
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年產量將達到20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比例達到20%以上。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8000萬輛。在今年7月2日,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明確免收電動汽車充電樁容量電費將延長至2025年。
無論從市場前景還是政策來看,這對特來電都是極大的“利好”。一旦跨過盈利拐點,特來電將會迎來高速發展期。那么,特來電未來的發展戰略是怎樣的呢?
“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充電網,將每個車位的充電樁連接成網絡,在充電的物理網上實現能源的流動,在互聯網上實現數據和信息的交互,這是未來的必然發展趨勢?!壁w健告訴第一電動,在經過多年的研發、布局、分析之后,特來電判斷未來充電網將會出現“四新”業態。
具體來說,這“四新”業態是指:充電網是電動汽車賴以生存的基礎設施網絡;是新能源和新交通雙向深度融合的新興業態;是鏈接車聯網、互聯網形成的三網融合新能源互聯網;是智能制造+充電運營+數據服務的價值閉環產業生態。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特來電確定了由電子設備制造商向充電網運營商轉變的戰略。未來,特來電將建立群管群控、有序充電的智能充電網,通過這個充電網把汽車工業大數據、能源大數據、消費行為大數據、互聯網大數據匯集、分析、應用,延伸出買電賣電、網絡約車、大數據修車、大支付金融、大客戶電商等互聯網增值服務。
對于具體的應用場景,趙健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在特來電的充電樁上,都裝有CMS主動柔性保護系統,可以實現智能化的運營和運維管理,在充電模塊發生故障時,充電網云平臺自動發送相關指令,通過社區維修人員更換故障模塊,快遞人員取走故障模塊并配送到檢測中心模塊箱,再取出安全備用件送回等步驟,完成設備配件的更新,保障用戶的使用安全。
“基于云端、大數據平臺,未來我們將會成為用戶的平臺服務商,讓用戶有更好的充電體驗,這也是特來電與國家電網相比優勢所在?!壁w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