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4 日,浙江寧波,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上海國際汽車城、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等主辦的 CICV 2018 第五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上,雷諾-日產聯盟全球總監、日產汽車副總裁吉澤隆做了《日本自動駕駛發展環境和日產發展現狀》的主題演講。
吉沢隆在日產主要負責 ADAS 和自動駕駛技術,他在演講中首先介紹了日本的自動駕駛現狀,以及政府對自動駕駛的發展支持,比如,2014 年,政府牽頭成立 SIP 項目,到 2019 年 3 月,日本將完成 29000 公里全部高速公路和專用車道的高精地圖繪制。
新智駕對其演講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以下為全文:
今天我要講的話題有兩個,第一個是日本政府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工作和主導作用,第二個是日產在技術開發中取得的成就
日本政府在自動駕駛技術開發方面,建立了智能交通系統,也就是 ITS。我們建立了 ITS 地圖,這個地圖由日本政府引導構建,總共分兩步,第一步是要實現 L2(SAE)級的乘用車自動駕駛水平,到 2020 年實現交通服務自動化,同時,到 2025 年達到高速公路 L4 自動駕駛水平。現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都在進行不同車輛的試驗。
日本政府組織建立了 SIP(Innovation of Automated Driving for Universal Services),這是我們的戰略創新推動項目,主要是推動自動駕駛系統關鍵問題的合作研究和發展,包括人機界面、自動駕駛地圖、高清地圖和動態地圖,還有一些基礎技術,比如網絡信息安全。
日本已經成立了自動駕駛地圖、動態地圖平臺公司,叫 DMP ,它是在整車廠和地圖提供商的共同支持下組建的,從 2017 年開始就不斷改進技術,到 2019 年 3 月,所有高速公路和專用車道的地圖就將繪制完畢,一共有 29000 公里路程。DMP 動態地圖平臺的業務范圍包括地圖數據的糾正和高精地圖的構建,整車廠會使用本地化算法,在一些區域生成高精地圖。
20 年前,日產就已經推出 ADAS 的一些基本技術,90 年代開始,剎車控制技術、ACC 技術、ICC 技術也在不斷開發,實際上像自動巡航控制也是 ADAS 技術。
2000 年,ADAS 基礎技術被進一步開發,特別像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車距保持系統,以及前方碰撞預警系統等等,都是日本首先開拓的市場化技術,2010 年之后,這些新技術不斷被推出。
由于剎車控制、鏡頭和雷達感知這些基礎技術貢獻,日本也推出了 Serean 和 Note 兩個模式,它們也獲得了最高分,在日本新車安全評鑒協會獲得了 ASV++ 成績,這是非常先進的安全車輛。日本安全評鑒協會會評估車與車之間、車與人之間的預防碰撞制動系統,后視監測系統和車道保持輔助的安全性,我們在這幾個領域都保持了高分領先水平。
日產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全新戰略,“M.O.V.E to 2022”戰略,這對我們未來的成功非常關鍵,包括三個主要技術領域。比如電動車的領先地位,自動駕駛技術拓展,日產都不斷在不同品牌中部署,在商業開拓中也會充分考慮。大家都知道,日產跟雷諾在歐洲有深度合作,跟三菱也有合作,我們的核心技術在這些聯盟中都得到了深度開發。
作為第一步,我們在 2016 年首次推出了單車道全車速自動駕駛技術,有 ICC 支持,包括從 0 車速到全車速的車道保持輔助系統。這種技術現在已經拓展到 5 款車型上,主要針對日本市場、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我們預計,在 20 個市場當中,也會有 20 個不同模式。
在高速公路場景,多車道技術也在開發中,并將很快在日本市場率先推出。接下來,我們會看城市道路,最后會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我們第一步的成功主要是獲得了非常好的驗證系統支持,在設計回顧中,我們也進行了模擬,做了實際的路測,來確保所有駕駛場景的安全性。
這是我們在日本高速公路上做的一些實測,在 2016 年第一次推出之前,我們的團隊就已經進行了 100% 的高速公路測試,這花費了我們幾個月時間,但是這對我們非常重要,由此我們能夠很好地理解車輛在道路上真正會發生什么。
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嘗試針對下一步的計劃進行測試,我給大家分享的視頻是 2017 年 10 月份,我們在東京車展期間進行的測試,車輛滿足了不同條件,有 360 度的感應能力,從城市道路開始,通過 ETC 收費站時降低速度,然后加速,進入高速公路。當然,這只是一個測試,我們會繼續測試,一旦能夠滿足所有這些要求,我們就會進一步發布。
實測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在全球范圍內實測,不僅僅是日本。我們去年在倫敦、加州進行了實測,他們也有不同道路狀況,還會有交通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