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黃鸝鳴翠柳,自動駕駛也能走,閑敲棋子落燈花,自動駕駛送到家?!?nbsp;
滴滴近日正式上線的自動駕駛服務引來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再加上央視“段子手”朱廣權妙語連珠地解說,讓自動駕駛技術的試乘體驗就這樣無縫切換般的走到平常百姓身邊。
智能化是汽車產業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而近期活躍的自動駕駛領域則是智能化備受重視的初步顯現。
活躍的自動駕駛板塊
日前,滴滴出行通過央視新聞以直播的形式向公眾開發了其自動駕駛服務。據了解,目前滴滴率先在上海接受公眾體驗報名,開放測試道路覆蓋了汽車會展中心,辦公區、地鐵站和酒店等核心區域,感興趣的消費者可以前去體驗。
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落地上海,可以說是自動駕駛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節點。這一消息讓其他尚未落地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有些慌張,害怕就此“失之千里”。其實,不止國內,國外自動駕駛技術的競爭同樣異常激烈。
作為全球電商巨頭之一的亞馬遜近日宣布收購無人駕駛技術公司Zoox,相關市場人士透露,亞馬遜從今年起,每年都將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投資20億美元投入研發,并最終將Zoox的技術推向市場。
該消息一出就引來了特斯拉CEO馬斯克的點名“嘲諷”,稱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是“抄襲者”,并跟上了一個小狗的表情。馬斯克的這一舉動也有人解讀為害怕自動駕駛領域的市場被競爭對手瓜分。
另一方面,資本向來會第一時間感知到市場的風吹草動,果不其然,無人駕駛板塊走強,天澤信息、路暢科技先后漲停,中科創達、亞太股份、德賽西威、萬安科技等也紛紛跟漲。
不斷學習的自動駕駛
從視頻中來看,滴滴的自動駕駛車輛較普通車輛在造型方面有所不同,車頂上有一個不停轉動的裝置。據了解,這是激光雷達,用來分辨100米以內障礙物的形狀,與此同時,車頂上還安裝了1個64線激光雷達,2個16線激光雷達,7個攝像頭,4個雷達,共計14只“眼睛”。
在造價方面,滴滴自動駕駛COO孟醒表示,目前自動駕駛車輛依舊處在研發階段,單輛車的造價在100萬以上。他還表示,“到2030年,滴滴出行的平臺將擁有100萬輛全自動的無人駕駛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此次落地的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車輛內依舊有兩人陪同,一位是安全駕駛員,一位是安全引導員。安全駕駛員主要負責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出現一些極端情況會及時接管車輛,確保乘客安全。安全引導員主要在示范應用過程中與乘客交流溝通,便于乘客更快熟悉自動駕駛,因此還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
對此,孟醒表示,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在未來一兩年還是會有安全駕駛員,但不會停止對測試和研發的投入。自動駕駛車輛每年會累積1000億公里的里程供自動駕駛系統來學習,類似為一個司機做了1000億公里的訓練,只有學習更多技能才能盡早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
滴滴自動駕駛目前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千億公里數據的自動駕駛公司,滴滴自主研發的車載設備桔視,覆蓋了滴滴平臺上50%以上的訂單,經過處理后,每天有千億公里級的行駛數據可以用于哺育自動駕駛系統。
安全:自動駕駛的頭號敵人
稍微留心便可發現,此次滴滴自動駕駛使用的為沃爾沃品牌車型。據了解,在滴滴目前的測試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測試車輛為沃爾沃、林肯和比亞迪品牌車輛。
在沃爾沃的品牌形象和基因中都帶著“安全”二字,在自動駕駛領域同樣如此。沃爾沃對自動駕駛的指導原則是,而且必須是——安全。在沃爾沃看來,自動駕駛是邁向零傷亡的必由之路。
而說到自動駕駛,無法繞過的就是安全問題,以自動駕駛領域的領頭羊特斯拉為例,就經常發生無法識別靜止目標等原因導致的自動駕駛事故。自動駕駛系統反而成了駕駛過程中的“肇事者”。
近日,一輛特斯拉Model 3發生交通事故,據車主描述,在行駛過程中自動駕駛系統突然介入,并將車速提升至127公里每小時,同時剎車系統消失,車主不得不沖出道路撞上草垛自救。盡管特斯拉拿出后臺數據予以否認,但在該事件調查結果水落石出之前,自動駕駛的安全問題依舊令人擔心。
此外,中國的交通規則和出行習慣更為復雜,路上不乏亂跑的小孩、過馬路的老人,甚至無視交規的逆行者,想要適應這樣環境的自動駕駛必然需要強大的“大腦”。
沃爾沃的自動駕駛是基于沃爾沃40多年來采集的4萬多起關于交通事故的大量事實數據基礎上進行的研發,是其全球領先的主動安全技術的延伸。這也就是說,沃爾沃的自動駕駛系統本身就是在交通事故上建立起來的,出發點就是為了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可以說是目標十分明確的研發思維。
在2018年,沃爾沃就曾表示下個十年中期將公司發展成為全球汽車行業引領者和消費者出行服務商。屆時,公司年銷量中將有三分之一是自動駕駛汽車,而且半數汽車將采用合約購車的新模式。此外,沃爾沃還計劃到2023年左右量產第一輛高度自動駕駛量產汽車XC90,并成為全球共享汽車服務供應商/自動駕駛車隊的首選合作品牌,以及可以研發和出售高度自動駕駛軟件(Zenuity)。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沃爾沃開始了對自動駕駛領域的探索,不僅自己研發出Pilot Assist領航輔助系統,還與優步聯合推出自動駕駛基礎車型,同時還與滴滴、英偉達、Luminar、百度、Waymo等企業進行合作。
如今與滴滴合作的自動駕駛網約車成為上海市首個智能網聯汽車規?;d人的示范應用,實現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
系統落地后的新問題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技術與系統識別積累上的不足,自動駕駛網約車落地后也衍生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說在夜間、雨天等日常用車場景的自動駕駛網約車安全如何?網約車司機是否會因此下崗?
孟醒表示,夜間自動駕駛系統看到景象與白天不同,對此,系統針對夜間進行了優化,比如說會將攝像頭的光圈調大一點,使進入的光線更多;其次很多自動駕駛的硬件也是定制的,甚至有些傳感器會在夜間工作的更好。
但是他也承認,雨量較大的時候,雨點、地面上的積水以及濺起來的水花都可能引發對激光雷達的噪點,需要算法有效地去除這些噪點,否則容易引發各種急剎。
另外,雨天打傘的行人對AI來說也會增加識別難度。如果再遇到車輛行人逆行造成干擾,這時需要有安全駕駛員接管。
此外,當自動駕駛網約車經過實踐和學習成功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租車和網約車司機們會失業嗎?
孟醒說,“自動駕駛車輛永遠無法替代人類駕駛員提供的關懷和溫情,有溫度的優質司機服務永遠不會消失?!彼€講述了上海一位網約車司機的故事。當車上的產婦即將臨盆,司機提前聯系交警報備,快速將孕婦送去醫院。
孟醒還表示,自動駕駛會給網約車司機創造新的崗位和職業。
最后,搭載自動駕駛的車輛上路了,而發射信號的交通指示、與之對應的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是否也要抓緊時間跟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