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C 需求強勁,供給偏緊的局面仍將持續:受益于手機、汽車、AI、挖礦、5G 等各方涌入,被動元件的需求將持續強勁,其中MLCC、片式電阻、鋁質電解電容器等被動器件供不應求,缺貨漲價。從需求來看,一方面,汽車電子市場發展推動MLCC 朝著精細化和高端化發展,推升高容MLCC 的需求。另一方面,隨著2G~5G 的發展,智能手機對MLCC 的需求也迅速上升。從供給側來看,日韓等行業巨頭調整內部產能結構,由中低端MLCC 產品轉向高容MLCC 以及消費電子的微型MLCC,此外,國內環保監管趨嚴,部分MLCC 小廠關閉,使得MLCC 供給收縮。供給相對需求的降低,很大程度上使得MLCC 價格上漲,“高燒”不退。另一方面,MLCC 價格上漲還與成本價格上漲有關,MLCC 原材料包括陶瓷粉末、內電極、外電極等,而電極金屬則主要采用銅、銀、鎳等為原材料,從2017年初至今,現貨銅的價格由4.5 萬元/噸漲到5.2 萬元/噸,上漲了約15%,疊加包裝材料、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MLCC 成本也在上漲,廠商為了獲利也會調升MLCC 價格。整體看來,5G 商用的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逐步普及等都將帶動MLCC 需求增加,估計MLCC 供給偏緊的局面短期將依舊持續。
汽車顯示屏市場可期,大陸廠商崛起:汽車顯示屏可以簡單分為TFT-LCD顯示屏和非TFT 顯示屏。TFT-LCD 顯示屏通常顯示圖像,非TFT 顯示屏通常顯示字符。性能方面,相對于傳統顯示屏,汽車顯示屏對可靠性要求更高,至少能連續1000 小時承受90 度的高溫,因此價格高于傳統顯示屏,車載屏的價格往往是工業屏的2-3 倍左右。市場規模方面,根據佐思汽車研究數據顯示,2016 年全球汽車顯示屏出貨量大約2.1 億片,其中TFT-LCD 約為1.1 億片,市場規模大約60 億美元。預計到2020 年TFT-LCD 有望達到1.5 億片,市場規模大約79 億美元。市場份額方面,隨著面板投資向大陸轉移,2016 中國大陸廠商汽車面板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3%,約為2012 年的2.6 倍。目前JDI 是汽車顯示屏領域的霸主,占據高端市場,尤其是儀表市場。其次是友達,主要客戶為松下、阿爾派、博世、富士通天等。中國大陸液晶面板制造商,例如天馬和信利,也已在2015 年進入了汽車面板市場。借助于國內需求不斷增長的優勢,預期中國大陸面板制造商在汽車TFT-LCD 顯示屏市場所占份額將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