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會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5月,全國廣義乘用車綜合銷量合計163.9萬輛,同比(2019年5月數據)增長1.9%,環比(2020年4月數據)則增長了12.3%。無論從哪部分數據看,汽車市場都處于恢復中。
2020年1至5月累計銷量為616.5萬輛,而2019年同期銷量則為832.8萬輛,下降26個百分點。主要原因還是第一季度疫情的影響。
銷冠易主,自主品牌強勢反彈
從數據來看,5月份廣義乘用車綜合銷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這三家車企只有一汽大眾銷量是增長的,同比增長22.8%。而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則同比下降10.4%和18.6%,可以說,上海的雙巨頭這次受影響更大,讓出了榜首的位置,具體原因還有待分析。
在銷量前十名中,自主品牌只有吉利汽車和長安汽車入榜。吉利汽車排在第4位,同比增長24.7%,占據了全國6.4%的市場份額。長安汽車銷量排在第8位,同比增長68.4%,全國市場份額為4.4%。
如果按照狹義乘用車綜合銷量來算,自主品牌長城汽車位列銷量第10位,同比增長10.6%。市場分析認為,5月份汽車銷量V型反彈,是隨著疫情緩解,各地學生復課,家庭購車和換車需求持續釋放而拉高。同時,各地促進汽車消費政策陸續出臺,也推高了消費者的信心。
新能源恢復更快,但有巨大隱憂
從數據看,5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7.02萬輛,同比下降25.8%,但環比4月則增長了19.5%,領先大盤大約7個百分點。在單月數據中,特斯拉新能源銷量排在第一位,這與特斯拉的產品力及相關政策的扶持離不開。而自主品牌新勢力則表現搶眼,包括蔚來等成為新能源市場的重要一極。
同樣是新能源汽車,普通混合動力更受市場歡迎,同比增長52%,而插電混合動力和純電汽車下降速度超過大盤。這也反應了市場的一個風向標。
雖然在4月份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世界份額達到57%,創歷史新高,值得鼓舞,但隱憂也更大。從國內市場來看,插混的自主品牌份額從2018年的86%下降到42%,純電汽車的份額也從2018年的98%下降到2020年4月份的76%。這證明國際巨頭正在崛起,隨著下半年歐洲疫情的好轉,可能市場份額會進一步下降。
6月份銷量數據不容樂觀
雖然隨著疫情結束,刺激消費政策的出臺,國內汽車銷量數據也呈現V型反轉,但6月份的銷量數據卻不容樂觀,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2019年6月份,全國主力地區已經進入國六實施前的恐慌強力促銷,因而把去年6月零售基數拉得極高,不利于今年車市同比增速表現。
2、6月份是傳統淡季月份,銷量環比回落,而且隨著學生的返校復課及前段時間被極大釋放的消費需求,城市家庭購車代步的需求動力減弱,因此,6月份難有大的表現。
不過,我們也不能過于看空,畢竟國家鼓勵自主創業,還有中西部地區是國五政策的最后窗口期,都會刺激一定的消費量。
觀察:
經過多年的高歌猛進,國內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再加上疫情等影響,要想促進汽車消費,必須細分市場,精準施策。
1、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會改變很多事情,并固化下來。在疫情期間,出行首先考慮的是安全第一,因此MPV,特別是高端MPV的巨大優勢就會體現。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商務出行是剛性需求,必然會進一步提升MPV的市場需求和份額。
2、在新就業格局下追求區域市場再平衡。過去南方是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吸引了大量的就業,而相應的中西部及縣鄉級市場低迷,因此,汽車消費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隨著這些年國際環境影響,南方用工需求下降,很多人口都不出門或者回家定居,因此,這部分人在家鄉的就業需求,也會刺激區域市場的購車欲望。
3、稅收改革趨勢也有利于車市健康發展。隨著消費稅征收環節的后移,地方政府獲得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將會進一步增強地方政府的服務意識,提高道路交通水平,促進車市發展和為老百姓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反過來也會刺激地區汽車消費。因此,稅收改革要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