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fm9zm"></span>
  • <span id="fm9zm"><optgroup id="fm9zm"></optgroup></span>

      <span id="fm9zm"></span>
      網站LOGO
      首頁 > 新聞 > 名人觀點 > 趙福全:疫情對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影響的預判

      趙福全:疫情對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影響的預判

      來源: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 瀏覽次數:607 發布日期:2020-05-09

      汽車,企業,新四化,疫情

      【精彩觀點】

      “疫情造成的不分國界、不分層次的全方位影響,將會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目前來看,疫情后出現報復性增長的可能性很小,待疫情調整結束后中國汽車市場長期穩定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

       “由于汽車供應鏈具有專業性強、層級多等特點,想要把整個體系搬走既不現實也不可能,而如果只是移出了單個部件或模塊的產能,其意義和影響會很有限。”

       “疫情使企業經營風險和國家產業安全風險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原來那種‘單點采購、全球供應’的發展模式必然會受到挑戰。未來產業鏈多點布局將是大趨勢。”

      “車企數字化轉型的臨界點正在提前到來,全方位的數字化運營能力將成為未來企業競爭的護城河和助推器。”

      “在汽車新四化進程中,中國誕生了一批擁有核心技術或新型商業模式的高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國家應加大對這些企業的扶持力度,以保留后續發展的種子,搶占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當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正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多方面的深刻影響。作為制造業中的集大成者,產業鏈長、涉及面廣的汽車產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劇烈沖擊。為此,我們亟需系統分析和思考疫情對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造成的影響、做出相應的預判和積極有效的應對。總體上,我認為新冠疫情給中國汽車產業帶來了新的巨大挑戰和困難,但反過來更會倒逼我們堅定轉型的決心、加大轉型的力度。

      一、本次疫情或將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拐點

      本次疫情是突發事件,而且波及廣泛,縱觀全球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疫情的影響巨大而深遠,很可能將會成為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的拐點性事件。由于疫情的持續性和復雜性,人類社會必須面對優先保障生計(經濟)還是優先保護生命的兩難選擇,這種情況是前所未有的。

      這次疫情的影響既有短期的、顯性的,又有長期的、隱形的,多種因素相互交織,最終將由量變積累導致質變發生。特別是疫情造成的不分國界、不分層次的全方位影響,將會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盡管目前沒有人能夠完全準確地預測疫情未來的變化和走向,但毫無疑問,人類應對此次危機必須遵循面對、反思、變革的三部曲。即首先要科學、冷靜地面對疫情,抗擊疫情并盡最大努力將其影響最小化,然后要深刻地反思這次疫情發生的原因以及帶來的深刻的影響,最后要堅定地實施變革去規避疫情的長期不利影響,甚至變“危”為“機”。

      在此過程中,我覺得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切忌把疫情的短期和長期影響混為一談,過分關注短期影響就會偏向治標措施,而忽略應對長期影響的治本方案。實際上,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結論就不同,相應的應對預案也就會不同。二是要充分考慮短期措施可能帶來的長期副作用,在此前提下慎重決策,以免飲鴆止渴、得不償失。三是要高度重視、持續跟進,雖然疫情未來的具體變化很難精準預測,但是必須不斷研究、思考和預判,既要亡羊補牢,更要未雨綢繆。

      二、疫情將會帶來全方位的深遠影響

      本次疫情已經由點到面,從一個黑天鵝因素演變成多個黑天鵝因素,從區域性事件演變成全球性危機。其影響遠超公共衛生的范疇,而是全方位地波及到經濟、產業、政治和社會。有專家認為,此次疫情對中國的影響遠大于2003年非典和2008年金融危機的疊加效應。

      在經濟上,短期內各國股市下跌、工業停擺、消費凍結,導致全球范圍的貿易受阻和經濟衰退,這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為了解決眼前的經濟困難,各國政府紛紛出臺大量政策來加強經濟干預,“計劃經濟”手段被更多地采用。

      在產業上,很多企業的經營面臨巨大挑戰,甚至陷入倒閉危機。與此同時,圍繞著科技創新、產業變革的整體步伐短期內將明顯放緩。為了降低經營壓力,部分企業甚至有調整創新航向的潛在風險。

      在政治上,為了減少疫情對本國經濟運行及社會生活的影響,國家之間“砌墻”現象明顯增加,導致逆全球化傾向加重,世界秩序正在加速重組,將會推動新的全球化模式的形成。

      在社會上,區域性特征將會顯著加強,這對已有的社會秩序、文明體系形成了挑戰,人們的工作、生活、消費、社交習慣等都會受到影響。

      需要強調的是,從全球范圍看,目前疫情遠未達到盡頭,其帶來的短期震蕩仍將持續,且時間長短尚無法預測;而短期影響的延續必然造成疫情的長期影響更加深遠;由此,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加重。

      在上述影響中,有些變化是短期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變化將是長期的,會逐漸轉變成為未來人類社會的“新常態”。

      具體來說,我梳理出了以下三個方面的主要變化來供大家思考:

      1.生活方式的改變

      在居住方式上,由于疫情對群體活動的影響,使得大都市集聚化的群居模式受到沖擊;在出行方式上,能夠避免相互接觸的私人出行方式變得更為重要,我們需要進一步評估疫情對公共交通系統的深遠影響;在交流方式上,由于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物理社交距離,線上交流增多,面對面交流會受到影響;在工作方式上,越來越多的工作場景將“上云”,包括云辦公、云展覽等等,居家上班、遠程會議、線上教學等將得到迅速普及;在服務方式上,服務內容也將更多地“上線”,企業將進一步加大對云產品的投入,并努力實現物流的按需配送。受此影響,現代工作與生活場景將被“重新定義”,人們的意識和思維方式將由此逐漸改變,進而導致生活和工作中的行為方式也隨之改變。

      2.經濟模式的改變

      為減少疫情對經濟的短期影響,各國政府不得不推出貨幣放水、物資管控、產業召回等一系列措施,并對經濟持續進行強干預。這些舉措解決了短期的困難,但對全球經濟的長線影響是深遠的。要想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預計需要10年的調整周期。同時,本次危機將深刻改變原有的公共生活習慣,不僅影響原有的相關經濟模式,也對共享經濟提出了巨大挑戰,社會需要更具健康保障的新型共享經濟模式。此外,數字經濟轉型將加速到來,數字化技術全面滲透,催生基于新經濟的新文化,并由此逐步形成新的社會文明。此類改變一經發生,將不可逆轉。

      3.產業和企業的改變

      為適應疫情變化、應對疫情影響而進行的相關創新將會加速。一些以前曾經想到卻難以推動的變革,現在有了理由和動力推進,另有一些正在進行的相關變革將會因疫情而加速。相比之下,與疫情無關的其他創新將會放慢步伐,特別是需要大量投入的項目,企業很可能會“踩剎車”。在這里我想強調的是,對于企業來說,必須清晰判斷各項政策帶來的影響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對于后患無窮的市場激勵政策建議企業要謹慎跟進,而有利于未來發展的舉措或創新則要加大力度推進。可以說,現在正是考驗企業實力、智慧和格局的關鍵時期。

      這次疫情對人類社會的沖擊是史無前例的。某些影響可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化,但是也有很多影響并不會淡去,將永遠改變人們的意識和習慣。正因如此,世界將會發生深度重構,全新的競爭格局和國際秩序將會逐漸形成。

      三、汽車產業將加快優勝劣汰和資源重組

      疫情對汽車產業的影響同樣有近期和長期之分,兩者相互交織,最終對產業的不同層面產生全方位的影響。在疫情影響下,汽車產業將加快優勝劣汰,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合作聯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旋律。為有效應對短期的疫情影響及長期的產業重構,與傳統的兼并重組模式相比,資源組合的抱團取暖應成為本輪優勝劣汰的核心方式。具體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享一下疫情對汽車產業影響的預判:

      1.對汽車市場的影響

      在供給端,主要受制于供應鏈,可能出現企業產能恢復無法跟上需求復蘇的情況;同時新產品的投資力度將受到影響,原計劃在今年上市的重磅車型也可能會推遲上市。

      在需求端,短期的市場購買力下降將會影響整體銷量,相對而言,油價下跌將使傳統燃油車的性價比優勢凸顯,這將給售價較高的電動汽車帶來更大的市場壓力。

      在政策端,政府正在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汽車市場恢復,不過國家可用于汽車產業的政策資源畢竟有限,其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

      2.對出行模式的影響

      其一、私人出行場景將會增加,而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場景將受到影響,這將推動行業探索共享出行模式的變革。

      其二、城市限購規定既影響市場銷量又影響個人安全出行,將進一步遭受質疑。

      其三、企業移動出行服務轉型將會放慢,在汽車共享商業模式上的資產投入將會縮減。

      3.對制造體系的影響

      疫情影響涉及研產供銷整個體系,考驗企業生產運營、供應鏈管理、市場銷售等的全面應對能力。車企必須加快從“以產定銷”向“以銷定產”轉變,這將對供應體系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企業希望能夠提升供應鏈的受控度,但這絕不是簡單地由某地轉入或轉出的問題,如何有效減少對外依賴并有效兼顧經濟效益才是布局的關鍵,如何提升產業布局的靈活性將成為企業未來關注的重點。

      4.對產業變革的影響

      汽車與智慧城市的新關系(4S即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慧能源與智慧城市)相互交織,無接觸的Mobility(移動出行),數字化以及遠程服務、控制等,將成為產業的關注熱點。面向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變革進程將出現分化,產業熱度暫時會下降,投資力度也會在一段時間內減弱。在可預期的未來,技術法規升級將會減速,這可能會誤導部分企業減緩在這方面的創新投入,而這樣的企業最終將難以參與中長期的市場競爭。

      四、汽車市場:短期報復性增長幾率小,長期穩定增長值得期待

      當前全球汽車市場進入了冰凍期。而中國汽車市場在熬過了一季度的重創之后,隨著疫情逐步受控、剛性需求及政策效應逐步釋放,正逐漸回歸正軌。中國汽車銷量第一季度下滑了42%,后續月份銷量正在恢復,我預計全年汽車銷量將同比下滑10-15%。目前來看,疫情后出現報復性快速增長的可能性較小,不過待疫情調整結束后中國汽車市場長期穩定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

      在疫情影響下,中國汽車消費特征將在以下三個方面發生變化:

      1.產品需求改變

      消費者對汽車健康功能方面的需求將會激增,相應的,企業需對此加大研發力度。之前談到健康功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車內空氣凈化,而未來車內殺菌消毒等技術將成為新的關注重點。與此同時,專業、安全的無接觸式物流汽車產品,將會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2.消費意愿降低

      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而且疫情持續時間長短未知,以工薪階層為主的私人購車意愿會出現明顯下滑。不過這方面的因素對中高收入階層的影響相對較小,尤其是豪華車市場的“抗疫”能力較強。

      3.消費心理轉變

      個人安全出行的需求或許會刺激首購用戶提前實施購車計劃。但是對于換購用戶來說,他們可能會推遲換購計劃或者改為增購入門級車型,以便讓家里的更多人都能實現個人安全出行,因此入門級車型的需求有望增長。

      我認為,疫情對車市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既影響銷量,也影響品類,還會影響消費趨勢。長期來看,中國汽車市場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但是近期來看,受全球宏觀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將面臨一個艱難的時期,必須平衡好短期措施和長期規劃。

      五、汽車供應鏈:整體外遷不具可行性,多點布局將成大趨勢

      目前,供應鏈遷移是企業和媒體討論最多、爭議也最大的問題之一。我認為,企業對此有所思考是非常正常的,畢竟疫情突然爆發導致了部分供應鏈的中斷,零部件無法及時供給直接影響整車生產,這導致即使消費者的購買需求開始恢復,企業也不能及時滿足需求。對供應鏈問題的爭議,很大程度上源于把多層次的各種復雜要素混為一談了。或者說,是因為沒有充分理清供應鏈本身的作用、競爭力、建設難度、企業經營風險與國家產業安全風險之間的復雜關系造成的。

      有人擔心,由于疫情暴露了供應鏈集中布局的風險,后續一部分汽車供應鏈可能會從中國“搬走”。在我看來,供應鏈作為汽車產業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想搬走是一回事,能不能搬走則是另外一回事,后者才是真正的核心問題。由于汽車供應鏈具有專業性強、層級多等特點,只要龐大的中國市場還在,想要把整個供應體系搬走既不現實也不可能,而如果只是移出了單個部件或模塊的產能,其意義和影響會非常有限。

      說到底,供應鏈布局要遵循經濟規律。對整零車企來說,為了盡可能優化供貨成本和時間,采取“現地生產、現地供貨”的方式是最經濟也最高效的。正因如此,中國所擁有的全球最大規模市場和最完整的產業鏈條,決定了汽車供應鏈是無法全面遷出的。布局在中國,企業可以享受到直接面對市場的優勢,既享受到供應成本(物流、倉儲)以及供應及時性的優勢,又可以享受到中國研發、制造體系以及工人能力水平都較成熟的供應鏈優勢。因為某種特殊因素的考量而把供應鏈搬走,企業將無法通過上述優勢來搶占市場,最終也只能在中國這個規模巨大并仍有增長潛力的市場中失去其應有的競爭力。

      當然,疫情也使企業經營風險和國家產業安全風險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原來那種“單點采購、全球供應”的發展模式必然會受到挑戰。一些企業可能會放棄以前的供應鏈集中布局在經濟最優地的戰略,進而采取適當分散布局(尤其是一些核心零部件)的策略,以增強抗風險能力,所以未來產業鏈多點布局將是大趨勢。

      其實,最終企業到底如何布局自己的供應體系,取決于企業如何平衡好供應鏈競爭力和安全度的矛盾。過度關注產業安全或企業安全的布局將帶來企業競爭力的下降,這是因噎廢食的做法,最終將使企業失去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毋庸置疑,從應對措施來講,平臺化、模塊化生產以及柔性供應鏈建設的重要性將顯著上升。未來最佳的方案應該是貼近大市場建立全鏈條的本土化供應體系,同時將其與有計劃和針對性的多區域布局戰略有效組合,以此來平衡好供應成本與供應安全之間的矛盾關系。

      另外必須強調的是,產業多點布局的戰略調整是雙向的,在部分外企可能想把一些供應鏈從中國移走的同時,我們也要重新審視中國汽車供應鏈的短板,尤其是一些尚未實現國產化的核心零部件。在國內疫情受控、國外疫情加重之后,這些在外的供應鏈明顯影響了中國汽車產能的恢復。因此,我們也要從這次疫情中深刻認識到我國供應鏈完整度所帶來的風險,必須加快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進程,彌補汽車供應鏈的短板,以進一步增強中國汽車產業的安全度。

      未來,汽車供應鏈體系的靈活性將極大地挑戰企業的管理能力。在多區域布局的過程中,周期長的核心零部件將會優先提到企業的議事日程;而布局的關鍵取決于各國市場規模、產業政策以及各企業的競爭策略,最終還是要由市場(在政策影響下)來決定。在此前景下,中國必須加快完善自己的供應鏈,努力填平補齊并夯實基礎,同時更重要的是,必須確保市場的長期穩定,這是確保產業供應鏈不外遷的根本所在。

      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運營成為未來方向,國家新基建提供有力支撐

      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一直是非常強烈的,但是此前企業對此認識不夠深刻,加之技術也不夠完備,導致產業一直處于概念多于成果的狀態。而這次疫情加劇了企業對遠程化、非接觸式運營的迫切需求,有力地推動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

      車企數字化轉型的臨界點正在提前到來,其核心是基于數字化打通產品研發、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形成首尾相連的完整閉環體系。這將是一個遠程、無線、非接觸式的數字化企業運營體系,能夠顯著提升運營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在該體系的支撐下,企業可以實現數字化的產品、數字化的經營、數字化的管理、數字化的營銷,最終以數據驅動高效服務,從而極大地提高用戶的滿意度。正因如此,全方位的數字化運營能力將成為未來企業競爭的護城河和助推器。

      以O2O(線上/線下)商業模式為例,在疫情影響下,網上看車、選車,上門試駕、交車的全流程O2O商業嘗試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并向線上線下充分融合的立體化營銷場景快速演化。產品競爭力通過數字化得以更高水平地展現出來,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展示能力。而O2O模式的巨大需求,又會倒逼5G等技術加快導入和應用,進而使5G-AR直播、云車展看車,VR全場景選車等經營模式取得越來越好的客戶體驗效果。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前國家提出了應對疫情的新基建戰略,這將為車企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的支撐。新基建將推動5G、AR、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等技術加速發展,從而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并給相關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而汽車這種復雜的產業將是新基建應用的最佳載體。

       七、汽車新四化:智能化網聯化加速發展,電動化共享化未來可期

      面向未來,新四化的發展趨勢并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企業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即便發生了疫情,代表汽車產業重構的新四化仍然會到來,因此切不可因噎廢食,更不要受外界影響而減少對新四化的投入,而是要制定長期的發展計劃,堅持進行持續的戰略投入。

      這次疫情使智能網聯汽車在未來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得到彰顯,其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的地位無可爭議。當國家出現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公共交通系統癱瘓、資源移動陷入停滯之時,作為城市中的移動節點,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夠有效打通整個城市的運營體系,連接千家萬戶,實現非接觸式的人類出行和物資運輸。我判斷未來智能化和網聯化因疫情應加速發展,而不是減速或踩剎車。未來的城市必須是智能互聯的,智能網聯的汽車將在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反推智慧城市的建設速度,這也和國家推進5G等新基建的大戰略相輔相成。

      電動化發展短期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長期發展無可爭議。當前在疫情影響下,各國節能環保法規推行節奏將放緩,加之油價下跌,這對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構成了挑戰;同時大眾購買力下降以及共享市場降溫,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家和地方出臺的刺激消費政策更多指向于新能源汽車,同時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之一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因素都有利于疫情后電動汽車的健康發展。當然,新能源汽車要想真正形成競爭力,提高產品性價比是最關鍵的。長期來看,雙積分的強制要求和油耗、排放法規的不斷升級,決定了中國汽車電動化的進程只能加快,不會停步。

      共享化在疫情中受到了巨大挑戰,未來探索新共享模式至為關鍵。短期來看,疫情會讓消費者覺得汽車共享出行從健康角度講不夠安全,這將倒逼產業實踐者探索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便捷度更優的共享出行服務模式。我認為,未來充分融入智能化的新模式或將成為汽車共享化落地的破局關鍵,這將使無人駕駛汽車共享、社群內部聯網授權的共享模式的快速商業落地有望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近年來在汽車新四化的進程中,中國誕生了一批擁有核心技術或新型商業模式的高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盡管其中不少企業規模不大,但其技術含量很高,所處領域也很關鍵。在當前疫情影響下,這些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非常困難,建議國家應加大對這些企業的扶持力度,同時產業基金也應該向這些企業重點傾斜,切實保護好這些優秀的創新企業,以保留后續發展的種子,搶占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八、疫情洗禮后的中國汽車產業將進一步走向成熟

      兩年前,中國汽車產業開始進入轉型調整期。而這次疫情明顯增加了產業轉型的難度,但我認為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也倒逼產業加大轉型的力度、加快轉型的速度。總體而言,中國汽車產業轉型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漫長的自我調整過程。我們必須認識到:轉型是艱難的,而疫情的影響是深遠的,為此,國家、產業及企業都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毋庸置疑,疫情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我們要堅信,中國經濟受疫情影響在經歷短期的下滑后,仍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的反彈。從過去這幾個月來看,中國車市受疫情影響的恢復速度好于預期,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探底后加速回暖。中國車市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不會因疫情而改變,因此我們對未來中國汽車市場要充滿信心。在供應鏈方面,只要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在,汽車供應鏈就不會從中國移走,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也不會動搖。但是,在擔心供應鏈被轉移出去的時候,中國更應當抓住機遇,加快補齊和強化自身在供應鏈上的短板,實現核心技術領域的全鏈條本土化,這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投入的。關于產業變革,汽車新四化仍在培育的過程中,發展重點或有緩急,但目標不會改變,企業不可顧此失彼,國家更需要著力扶持產業變革方向上的創新創業企業,以確保未來發展的核心力量。

      在應對疫情沖擊的過程中,我們要以生存為前提來儲備未來的發展,而確保市場銷量是目前最為核心的任務。企業不同,應對危機的舉措也是不同的。但是,所有企業都需要認真研究和預判疫情帶來的短期和長期的影響,努力轉“危”為“機”,共同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我相信,經過疫情洗禮之后,中國汽車產業將進一步走向成熟。

      標簽:  中國汽車
      相關新聞: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亞洲新能源汽車網www.dasjx.com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亞洲新能源汽車網www.dasjx.com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亞洲新能源汽車網www.dasjx.com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3、本網部分文章系轉載,轉載均注明來源,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表述意見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如涉及版權及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本網擁有最終解釋權。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網站介紹

      合作客戶

      誠聘英才

      聯系我們

      服務項目

      金牌會員

      品牌廣告

      網站建設

      公眾號
      微信群
      QQ群
      聯系我們

      0755-21036319

      我們隨時等待您的來訪!

      24小時在線客服

      www.dasjx.com 深圳市貓頭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ICP備案:粵ICP備1800096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aa级一级天堂片免费观看|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9|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曰皮全部过程视频免费国产30分钟|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的网站|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香蕉|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免费资源高清小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视屏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 希望影院高清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黄页网址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