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下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方向的轉型加快,自動駕駛也越來越接近人們的日常生活。目前市場上已有不少車型配備了有限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可以實現自適應續航等功能,極大緩解了駕駛員的長途行車壓力。
并且我們消費者常聽到的自動駕駛級別,普遍是以美國的 SAE(SAE International,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原譯為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自動駕駛分級為標準,其將自動駕駛技術分為 L0-L5 共六個等級。
不過隨著國內車企逐漸開始對自動駕駛技術加大了研發投入與力度,制定出臺中國版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用以指導規范國內自動駕駛的發展,就顯得很有必要。
《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基于駕駛自動化系統能夠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的程度,根據在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無設計運行條件限制,將駕駛自動化分成 0 至 5 級。在高級別的自動駕駛中,駕駛員的角色向乘客轉變。
其中,0 級為應急輔助,車輛橫向及縱向運動控制均由駕駛員完成。1 級為部分駕駛輔助,駕駛自動化系統在其設計運行條件內能夠持續地執行車輛橫向或縱向運動控制。2 級為組合駕駛輔助,除上述功能外,還具備部分目標和事件探測與響應的能力。
在 0 級至 2 級自動駕駛中,監測路況并做出反應的任務都由駕駛員和系統共同完成,并需要駕駛員接管動態駕駛任務。3 級為有條件自動駕駛,駕駛自動化系統在其設計運行條件內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動態駕駛任務接管用戶能夠以適當的方式執行動態駕駛任務接管。
4 級高度自動駕駛和 5 級完全自動駕駛的駕駛自動化系統在其設計運行條件內,能夠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和執行動態駕駛任務接管。當系統發出接管請求時,若乘客無響應,系統具備自動達到最小風險狀態的能力。在 4 級和 5 級自動駕駛中,駕駛員完全轉變為乘客的角色,車輛甚至可以不再裝備駕駛座位。
此外,0 級至 4 級自動駕駛的設計運行條件均有限制,5 級駕駛自動化排除商業和法規因素等限制外,在車輛可行駛環境下沒有設計運行條件的限制。
業內認為,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落地而言,國家標準的出臺是關鍵的前置條件,明確的分級標準將有助于促進各類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與落地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