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恒大健康發布了盈利預警公告,預計2019年恒大健康虧損49億元(人民幣,下同),相比于2018年全年凈虧損14.28億元,恒大健康虧損增幅為243.1%。受預警公告影響,恒大健康3月23日股價下滑15.55%。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告還指出恒大健康新能源業務虧損32億元,這也是恒大健康在2019年虧損暴增的主要原因。恒大健康指出,新能源汽車業務目前處于投入階段,購買固定資產及設備,研發等相關費用及利息支出進一步增加等因素導致新能源業務呈現虧損的局面。
從2019年1月恒大健康斥資9.3億美元收購總部位于瑞典的全球性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到2019年8月恒大新能源發布新能源汽車品牌“恒馳”,恒大新能源通過收購或者入股的方式已經逐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
在去年11月舉辦的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中國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直言:“恒大此前在造車方面‘一無所有’,因此我們要走一條不尋常的路,也就是換道超車。因此我們把能買的核心技術和企業都買了。”
許家印透露,恒大新能源旗下第一款車型“恒馳1”將會在今年上半年正式亮相,同時恒馳系列的產品將會從明年開始量產。
許家印此前曾表示:“恒大新能源汽車三年投資預算為450億元,其中2019年投入200億元,2020年投入150億元,2021年投入100億元。這筆資金主要用于建設生產基地和車型研發,其中生產基地方面,恒大新能源將在中國、瑞典等國家建設十個生產基地;車型方面,恒大新能源將同步研發15款車型,包括轎車、SUV、MPV等全系列車型。” 恒大健康副董事長兼汽車集團總裁彭建軍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恒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秉承著‘要做就要不惜代價做大做強做成’的戰略思想。” 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恒大新能源由于背后有著資金雄厚的恒大集團支持,在資金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但是恒大新能源汽車依然要快速具備自我“造血”的能力。
此外,恒大新能源還需在品牌營銷、技術研發以及汽車領域人才引進和儲備方面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在品牌營銷方面,恒大或許在房地產行業頗有心得,不過這些心得或許在汽車行業并不太適用。
在技術研發方面,一些核心技術以及知識產權等在前期可以通過“買買買”等方式獲得,但是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恒大新能源汽車還是需要自己掌握那些核心技術方可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前,恒大新能源汽車通過“買買買”的模式積攢了一副好牌,但是后續怎么把這副牌漂亮地打出去,成為恒大接下來要好好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