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自動駕駛下的未來交通出行格局

 
樓主  收藏   舉報   帖子創建時間:  2018-11-05 18:24 回復:1 關注量:939
從上世紀50年代大規模高速公路的出現,到2010年網約車服務的涌現,出行行業已創造了一個相當高效、安全的服務環境。展望人類出行發展長河,“絕對效率與安全”及“資源合理配置”將成為下個時代未來出行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考慮到安全、效率、資源和成本,共享出行、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新能源成為解決時代性根本問題的最佳手段,也將構成未來出行行業格局。最終,伴隨著智能網聯與新能源車輛的普及,未來出行將更高效、更經濟、更安全、更環保,為使用者帶來更佳的出行體驗。

未來的出行格局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其中,自動駕駛是重構未來出行格局的核心。受技術、商業、政策因素影響,自動駕駛在出行服務的應用將呈現場景化特點。未來以自動駕駛為核心的出行/物流服務,將從私家車出行、共享客運接駁、貨運物流三大應用場景出發,實現漸進式落地。

當前,算法、傳感器的發展面臨多項瓶頸,導致L5級別全自動駕駛的落地不確定性高;政策法規也要求自動駕駛不能影響現有交通運行。此外,當前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設備占整車約40%的成本,必須盡快商業化以催熟技術并降低成本,到2030年左右,隨著規模的提升,其硬件成本將削減至約25%。

自動駕駛的場景化落地路徑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案頭研究,Yole Développement;羅蘭貝格分析

自動駕駛場景化出行服務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1)類似豐田e-Palette無人駕駛概念車,可基于一款車型底盤/平臺,靈活的提供拼車出行、移動商店、移動餐廳、無人貨運等多樣化的無人移動服務

資料來源:專家訪談;羅蘭貝格

在實現未來出行服務格局過程中,價值分配由擁有和運營轉變為科技和服務,產業鏈玩家的競合關系與戰略隨之改變,整個行業也將出現變革。

出行服務帶來的行業變革(以中國乘用車共享出行為例)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目前,網約車是主導的出行服務形態,價值分布在車輛擁有和車輛運營兩個核心階段,移動出行服務商和主機廠、售后玩家進行深度合作。

下一階段,受益于自動駕駛的快速突破,網約車和分時租賃會在平行的水平發展。移動出行服務商與主機廠的合作進一步加深,可能出現定制化共享出行車輛(PBV)合資公司,也會與自動駕駛供應商展開競爭與合作。

未來,Robot-Cab(無人駕駛出租車)將迅速攀升成主流,并與分時租賃合并,目前主導的網約車將逐步進入平緩期。自動駕駛供應商、移動出行服務商、整合商之間的競爭界限變得模糊。隨著區域性政策的成熟,屆時可能出現新的通吃型贏家。

隨著未來出行服務行業格局的變革,具有自動駕駛技術和出行服務運營經驗的科技型企業有望貫穿價值鏈。

未來出行產業格局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未來智能交通生態

羅蘭貝格認為,未來的智能交通將以自動駕駛下的出行/物流服務為核心,向車輛服務、交通服務、IVI(車載信息系統)服務、車后及能源服務輻射。自動駕駛(L4/5)、V2X(網聯汽車技術)、交通管控等成熟度較低的核心控制點,將直接影響到未來智能交通生態的實現。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1)包括舊框架下的物理平臺架構;2)包括自動駕駛傳感硬件、算法、芯片等核心系統部件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未來智能交通關鍵技術成熟度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在自動駕駛層面,L4級以上自動駕駛當前依然存在軟硬件技術、成本降低、供需匹配和政策完善等方面的瓶頸。尤其是責任認定、信息安全以及相關的標準體系,這些是自動駕駛能夠快速實現商業化、落地化的重要前提條件,但都還在發展成熟的過程之中。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在V2X層面,當前依然存在V2V(車-車通信)與V2I(車-基礎設施通信)博弈,前者需要車端建立規模優勢并明確商業模式,后者需要政府強勢推動政策落地和基建投資,應根據各自所屬的本地條件進行選擇。

V2V與V2I優先路徑預測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1)根據通用汽車的預測,當一個區域內25%的車輛配備V2V技術后,V2V才能比較有效地發揮作用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在交通管控方面,未來將基于自動駕駛和V2X技術,協調車輛在道路行駛的路徑,實現流量引導和管控優化,減少擁堵和排放,提升安全性。

交通管控服務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最后,從數據和競爭的視角來看,未來的智能交通將成為對入口和終端控制權的爭奪,以及對標準和商業變現能力的爭奪。

未來行業格局——數據視角

自動駕駛,羅蘭貝格,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