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和車聯網來了,人是做乘客還是做司機?不如做設備

樓主  收藏   舉報   帖子創建時間:  2018-10-29 13:52 回復:0 關注量:879
無人駕駛 很酷

【亞洲新能源汽車網  企業關注】這兩年的互聯網界,人工智能AI、大數據、云計算非常火熱。除了國外的谷歌、亞馬遜、臉書、微軟等傳統互聯網巨頭在大力研發之外。國內的傳統的三大互聯網巨頭BAT組合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領域深耕細作。目前人工智能領域最成熟的應用是語音識別和圖形圖像識別,前者如各種語音輸入,后者如人臉識別等。

汽車自動駕駛是即將到來的

現在,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瞄準了物聯網領域,尤其是在車聯網技術中巨資投入。百度是第一個量產無人車的公司,百度的量產車是L4級的阿波龍無人巴士。而阿里巴巴和騰訊也不甘落后,阿里巴巴除了發布了無人駕駛方案,搭上自家的ALIOS系統提供基本支持,還發布了車路協同方案。阿里巴巴車路協同方案的思路和百度的阿波羅系統車聯網思路不謀而合,而騰訊發布的“AI in car”則開啟了車內互聯網生活的大門。除了BAT,國內還有一家科技巨頭加入了車聯網占據,那就是世界第一的通訊巨頭華為,華為利用自己的通訊和芯片優勢打造了管、端、云車聯網解決方案,這是很讓人意外和驚喜的。不過,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不管是無人駕駛汽車,還是車聯網方案,BATH四家企業都似乎太重視汽車和道路能發揮的作用,而撇開了人,本人認為,這是值得探討的。

智能設備是出行中重要的一環

不管是無人駕駛汽車的產生還是車聯網方案的提出,服務的核心是誰?人。無人駕駛車是一種出行工具,車聯網方案是一種出行方案。這一切如果撇開了人,就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所以,必須納入人的因素。人如何融入到車聯網或無人駕駛汽車方案中去?手機、可穿戴設備、身體內置芯片等方式都可以實現。尤其在這個智能社會里,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智能設備,最基本的就是手機。如果把人當做無人駕駛或車聯網的一個參與的設備,那么未來的出行會更安全。

智能時代,萬物聯網

所以,本文建議,在未來的無人駕駛和車聯網方案中,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當把人當做無人駕駛或車聯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的時候,人的出行會更安全。未成年的中小學生會外出會有個智能兒童手表,成年人會有智能手機和其他可穿戴設備,老年人也會有適合自己的可穿戴設備。可以說,除了一部分特殊不能接觸電子產品的人,絕大部分人都能有自己的智能設備,如果給出一個統一的標準 ,讓未來的智能設備全部都可以實現無人駕駛或車聯網系統接入,出行將是一個更酷更安全的美好行為。

車聯網,更酷更安全

智能車、智能路、智能人以及高效安全的人工智能AI技術、大數據、云計算來保駕護航,形成了完整的智能出行系統。所以,希望科技互聯網巨頭設計未來的出行方式的時候,把人作為一個智能設備納入進來吧。